1986年至1996年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 系统地研究了二色高粱分子标记与其分类的关系等,曾主持完成1项校级科研课题课题,参加1项省教委基金课题。1996年至2002年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并完成1项国际合作项目,对全新世以来长白山区域的生态演变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
2002年在日本冈山大学留学期间以内分泌干扰物质——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唯一碳源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2株高效降解菌,首次证明在有氧条件下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通过氧化乙氧基实现逐步脱羧至壬基酚再进行苯环裂解的降解途径,并根据研究成果设计出利用高效降解菌对含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壬基酚的废水进行有氧高效降解的工艺流程,申请了日本国内专利。为进一步研究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的分子机制,纯化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脱氢酶,并成功地克隆到编码此蛋白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转化。此工作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物质生物降解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为创建基因工程菌实现生产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为深入研究该酶的作用机理,以同源建模方法建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脱氢酶的3维结构模型并推定催化活性中心域;采用定点突变的基因工程手段,用停-流(stopped-flow) 分析方法检测辅基FAD的氧化还原态来确定参与催化底物脱氢的氨基酸残基(N507)以及催化FAD与电子受体间电子和质子传递的残基(H465),本工作首次对GMC氧化还原酶族中脱氢酶系的乒乓催化机理做出了翔实的论证。
2007年归国后,加入了李庆伟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开展日本七鳃鳗功能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带领科研小组成功的构建了七鳃鳗白细胞群cDNA文库并获得了12,000多条EST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技术手段发现了一批目前尚未报道的重要功能基因,比如与脊椎动物T、B细胞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Lck、Btk、Blnk、Fyn、CD9、CD38、CD45和CD109等,首次作出了日本七鳃鳗类淋巴细胞虽然不具备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功能意义上的T、B细胞,但已经明显出现了T、B细胞的早期分化两个亚群的推测。在数据库分析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在七鳃鳗的外周血高表达的抗氧化功能蛋白如Ferritin、peroxiredoxin 3和peroxiredoxin 5表达以及一些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功能基因,目前正在克隆基因进行功能验证。
近5年主持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分子标识的日本七鳃鳗外周血类T、B淋巴细胞亚群的鉴定》 (项目号 30970342)2010-2011
2. 主持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日本七鳃鳗重要免疫功能蛋白基因克隆与作用机理研究》2009-2010
3.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号:2008T103)2008-2010
4.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日本七鳃鳗类淋巴细胞转录基因组内抗炎、抗病毒功能基因的克隆及鉴定》(项目号:2007T089)2007-2009
4.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七鳃鳗类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和发育分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6R32)2009-2010
5. 主持大连市科技局项目:《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七鳃鳗MicroRNA基因的识别与鉴定》2010-2011
6. 参加并负责执行国家973项目《原始免疫重排机理和形成机制及比较免疫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07CB815802)2008-2012
7. 参加并负责执行国家863项目《七鳃鳗药用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与功能研究》(项目批准号:2007AA09Z428)2008-2011
工作经历
-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教授, 1996-10至现在
-
教育经历
-
Okayama University
生物化学, Doctor, 2002-10至2006-04
-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 Master, 1993-09至1996-07
-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 Bachelor, 1982-09至19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