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Northridge)访问学者。 201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邹广田院士和马琰铭教授。获河南省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项。 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采用粒子群算法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预言具有奇异结构潜在的室温超导体-稀土金属以及镧系金属氢化物,其中YH10的超导转变温度在400 GPa下可高达303 K。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RL上。该成果为实现高温超导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不仅受到同行的高度关注,而且迅速引领高压条件下高温超导体的研究。该文章发表至今已被同行引用352次,已为ESI高被引文章和前沿研究文章。同时我们的成果被Nature news、科学网等媒体作为亮点工作报道。理论预言了富锂的 Li-B 非常规化合物的高压存在方式,发现富锂的 Li-B 化合物化学成键规律并分析出其根源(Li→B 电子间电荷转移导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 Li 的含量来调控 B 原子的化学成键行为,这对于设计不同成键行为(导致不同物理特性)的硼化物超导、超硬等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JACS上。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以及其他主族金属氮化物中理论预言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高能量密度材料,为设计高能量密度材料提供了新的路径。在高压下非常规化学组分中发现了奇异高压结构和奇特的化学性质,为高压化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系列成果发表在J. Phys. Chem. Lett., Phys. Rev. B等顶级学术期刊上。 在Nat. Commun., 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 J. Phys. Chem. Lett., Phys. Rev. B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5篇,被引用2700余次,H因子为25。近五年发表二区及以上论文22篇,包括第一作者PRL 1篇(ESI高被引)、NC 1篇、 JACS 1篇、JPCL2篇以及共同一作PRL 1篇)。 2017年以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一等资助)、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项。并于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