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脊髓灰质炎室副主任,卫生部医学病毒与病毒病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者(PI)、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导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领域技术专家,北京市科协-生物医药和医疗卫生领域技术专家。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分会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技术与装备委员会青年委员,云南省肠道病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人肠道病毒病(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的预防控制相关的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包括人肠道病毒核苷酸变异和重组与其致病力的关系研究,病原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分子流行病学及病毒分子进化研究,和新诊断技术的研究等。2012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2),2013年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5年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3),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2),2015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11)。近年来,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课题,承担过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探索大挑战”(GCE)项目(I期和II期)等多项国际合作课题。在N Engl J Med,J Infect Dis,J Viro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55篇。<br>本人主要从事脊灰和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传染病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国家维持“无脊灰状态”以及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有效应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包括:<br>1,阐明了EV-A71是2008年以来引起我国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阐明了EV-A71在我国的流行传播规律及导致临床重症的机制,并成功研发一系列检测和监测试剂,为我国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br>2,通过基因溯源和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迅速阐明了2011年新疆输入I型脊灰野病毒疫情是由巴基斯坦输入引起的。并通过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应急研究,阐明了新疆不同地域和年龄组人群对脊灰病毒的免疫力,卫生部依据上述科学数据迅速制订了在新疆各个地市及不同年龄组人群采取差异化的脊灰免疫策略,成功阻断野病毒在新疆的传播,为中国重回“无脊灰状态”做出重要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在NEJM发表后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认为中国脊灰防控堪称“世界典范”。<br>3,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VDPV循环发生早期的神经毒力等重要生物学性状以及进化规律。上述重要发现推动了我国自主研发脊灰灭活疫苗和新型脊灰减毒活疫苗的决策和进程,同时也为全球和我国在维持无脊灰阶段疫苗使用策略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工作经历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1998-07至现在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Vir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98-07至现在
教育经历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05-07至2007-07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02-09至20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