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br>王振营,博士,研究员,博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博士学位。曾于1994年5月-1995年5月在德国农林生物研究中心生物防治研究所合作研究, 期间从事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工作;1998年10月-1999年3月、2006年12月-2007年6月,在美国农部农业研究局玉米害虫及作物遗传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期间从事转基因抗虫玉米安全性评价研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昆虫研究室主任;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br><br>二、学术兼职<br>国际玉米螟及其他玉米害虫研究协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Ostrinia and other Maize Pests (IWGO)共同召集人(Co-convenor)<br>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会员<br>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秘书长<br>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br>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生物安全分会理事<br>北京昆虫学会副理事长<br>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br>《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编委会委员<br><br>三、主持和承担的课题<br>曾主持国家“”“863”课题“转Bt基因抗虫玉米生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2002-2005)、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996-2000)、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玉米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2001-20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课题(2006-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提高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率机制研究”(1998-2000)、 “Bt杀虫蛋白在Bt玉米-害虫-天敌三级营养结构中的传递规律”(2004-2006)、“Cry1Ab抗性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研究”(2005-2007)”。主持制定了国家标准 “玉米大小斑、螟虫防治技术规范” (2000-2001)、农业行业标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玉米”(2004-2005)等多项。<br>目前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2008-2015);欧盟援助项目“通过基于生物防治的植保技术转移提高湄公河次区域内玉米种植小农户的收入”(2012-2015),首席科学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二点委夜蛾、玉米螟等重大玉米害虫监测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2017),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粮食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2013-2017),首席科学家。此外,在国家转基因专项“转基因玉米小麦大豆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中“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的任务负责人。<br><br>四、主要研究方向<br>玉米主要害虫的系统进化、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技术;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转基因抗虫玉米生态安全评价技术<br><br>五、近年来获得荣誉<br>1. “玉米螟大区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 2012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br>2. “粮棉作物重大害虫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2011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第5完成人。<br>3. “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监测、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8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br>4. “亚洲玉米螟无琼脂半人工饲料研制及应用” 1999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完成人。.<br>5. “亚洲玉米螟成虫扩散规律” 1998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完成人。<br><br> 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源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