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男,1962年生,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1985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主任。现任该所二级研究员、所学位委员会主席、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会副秘书长、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职。<br> 研究领域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史前人类文化与生存行为;石制品类型、技术与功能;东亚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自2000年以来率领团队在浙江、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发现一批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与材料,填补多项地域、时段和特定技术遗存空白;在三峡地区建立起8万年来文化序列并提出华南砾石工业区人类连续演化的考古学证据;在水洞沟建立起4万年来的考古文化序列,确定华北石叶遗存的最早层位与年代,发现古人类对居址的复杂利用、对植物食材的采集加工、对动物资源利用上的“广谱革命”、对石料的热处理、装饰品制作使用、石煮法等前所未有的现象与证据,对晚更新世东北亚人群迁徙更替及华北人群连续演化提出论证;在周口店研究中取得古人类用火和石器功能方面的突破;提出东亚旧石器时代“两期断代”模式、东亚古人群“综合行为模式”、中国旧石器时代手斧“本土起源+外来影响”假说;提出系统的东亚古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以强化“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进而提出旧大陆人类演化的“区域性多样化”假说;与美国学者共同提出人类进驻青藏高原的“三段式”假说。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科普文章50余篇,编著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三峡地区远古人类的足迹: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和研究》、《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学实验研究》、《水洞沟: 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等10余部。主持了包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水洞沟遗址、万寿岩遗址、泥河湾马鞍山遗址、重庆三峡库区诸遗址、湖北丹江库区诸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开辟或主导了石器微痕分析、石器残留物分析、石料热处理分析、古DNA分析等分支领域。获评研究所杰出研究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br> 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旧石器时代人类技术与文化研究”,三峡建设委员会文物保护专项“重庆三峡库区旧石器遗址抢救性发掘与研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周口店遗址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大社科研究项目“新疆旧石器考古调查”,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中国晚更新世人类的起源、演化及环境因素”, 国家文物局物文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洞沟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环境研究”,科技部973项目课题“第四纪人类演化的多样性及环境动因”,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古人类遗址资源调查与基础数据采集、整合”,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三万年来华北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研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华北晚更新世人群应对环境变化的时序性行为与技术演化研究”,中国科学院前沿部署项目“东方人类探源-泥河湾专题研究”,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泥河湾盆地科学考察”。<br> 目前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学报》与《第四纪研究》副主编,以及下述期刊编委:《中国科学》,《中国考古学》(英文版),《地球环境学报》,《考古学报》,《考古》,《边疆考古研究》,《化石》,《大自然》, The Review of Archaeology, Reviews in Anthropology,Lithic Studies,L’Anthropologie, Archaeology-Ethnology-Anthropology of Eurasi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教育经历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人类学, 博士, 1993-09至2000-05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人类学, 硕士, 1985-09至1988-07
-
北京大学
考古, 本科, 1981-09至19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