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请人李晓萍,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南大学商学院经贸系,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与政策研究。<br>1.项目申请人共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共计10余篇。其中,在《管理世界》发表论文1篇《集聚效应、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地级市的微观证据》(第一作者),在《中国工业经济》上发表论文5篇:《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政策》(第二作者,通讯作者)等;在《统计研究》上发表论文1篇《异质性企业空间定位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研究》(第二作者,通讯作者);在中信出版社《比较》上发表论文《干预市场抑或增进与扩展市场——产业政策研究中问题、争论与理论重构》(第一作者);在《经济学动态》上发表论文《企业异质性与经济地理研究新进展:理论、实证与政策》(第一作者);在China Economist上发表论文两篇。其中论文《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0年第12期和《经济学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文库、国研网等全文转载)、《干预市场抑或增进与扩展市场——产业政策研究中的问题、争论与理论重构》(中信出版社《比较》2012年第3期,《比较》在中国学术界和政界均有较大的影响)、《当前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基本逻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以及《中国产业政策取向应做重大调整》(《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全文刊登近3万字研究报告,2012年11月13日)被广泛转载,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br>2.通过社科院要报、社科基金委《成果要报》、《改革内参·高层报告》共计报送要报7篇。其中《化解绝对产能过剩、结构过剩、周期过剩的具体情况和建议》于2014年9月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省部级奖项)。<br>3.独著《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获得博士后优秀成果奖。<br>4.工作论文《如何确保政府制定合意的产业政策——中国工业经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理论建构探讨》(第一作者),2014年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5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br>5.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转轨体制下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形成机理与治理政策研究”(批准号09AZD01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产能过剩治理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 09AJY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 “《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反思、微观机制解析与实施效果评估》”(项目批准号71373283),主要承担政策研究的部分内容,并负责部分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写作。项目申请人于2012-2015年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期间,致力于从事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研究工作,收集了大量产业升级及其政策方面的资料,并参与大量实际调研工作,积累了大量关于产业升级及其政策效应的一手资料,收集和整理了大量企业微观数据(如钢铁行业协会企业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库钢铁企业数据),为本项目收集、整理产业政策资料,以及了解产业政策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本项目申请人在中国产业政策研究方面有扎实的研究积累和较好的工作成绩。<br>此外,本项目申请人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熟悉现代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科研能力强,并且曾参与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评估》等重大课题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组织的国情调研工作,在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等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积累。
教育经历
-
中山大学
产业组织与管理, 博士, 2008-09至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