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炳生、男、汉族,1952年生于太原,中共党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导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委员;华北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显微手外科学组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山西医药杂志》编委。
个人简历
1976—1981年山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
1981—1986年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
1986-1987年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进修
1987-1993年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1993-1994年山西医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1994年至今 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5-1996年在日本国大宫市赤病院研修
1996年至今 任山医大二院骨科副主任
医疗科技成果
主持研究的“撕脱性断指再植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这一科研成果,突破了显微外科领域里的禁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研究创用挠动脉搭桥术,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再植成活率提高到94.7%。这项成果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在日本国研修期间,进行了该项研究的学术交流,并应用该技术为一位日本老工人成功地实施了断手再植术,获得日本同仁的高度赞扬,认为“该项技术突破了禁区,真了不起”。在国际上为祖国争了光。
主持完成的山西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动静脉转流组织移(再)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突破了血液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循环的传统概念,经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7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研究的“旋髂浅动静脉复合移植的研究”,1999年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研究的“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手”项目,是山西省‘‘九五”攻关重点投资课题。梁炳生针对陈旧性断指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足趾移植再造手,外形难看足趾减少的弊端,研究采用世界最先进HL全配型方法,进行临床实验研究, 已成功地为12例患者实施“异体再造手手术”,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成果的研究属于当前生命科学中的国际前沿课题,阶段性的成功也标志着此项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带旋髂浅深血管复合皮骨瓣移植的研究(第一)臂丛根性撕脱伤显微外科治疗的研究(第二)
迄今为止,从事显微外科、手外科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12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山西省青年科学大会一等奖1项,山西省卫生新技术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53篇,其中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学术论文一、二、三等奖6项。
研究方向
手功能修复与重建 主要内容:
1、断肢(指)再植与再造的系列研究
2、于功能重建的研究
3、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
4、周围血管损伤的研究
5、创伤骨科范围内的组织、器官移植等疑难杂症的系统研究
该专业的发展前沿是:
1、“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手的系列研究”,积极探索克服异体皮肤、异体血管神经及异体骨关节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如采用免疫抑制、超低温、基因重组、分子杂交PCR组织配型等方法,从而达到更换病变及衰老的组织、器官和肢(指)体的目的,这是21世纪医学学科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
2、“手的功能重建”, 目前认为“手再造”及“五指再造”是显微外科技术的高峰。也是21世纪所要克服的难题。
3、山西省是能源重化工基地,手创伤患者发病率较高,如何提高修复率,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对于手指缺损致残患者,采用同种异体移植再造手更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新技术新项目
1、胸腔镜下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2、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研究
3、带血管的足趾关节移植再造手部关节
4、卵巢异位移植治疗子宫恶性肿瘤
5、淋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及巨大阴囊淋巴肿的治疗。
受表彰有:
1994年获“山西是青年科学家奖”(全省5名其中医学领域1名)同时被授予“青年医学家”称号。
1995年和2001年两次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优秀专家”称号;
1996年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
1997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科技功臣”称号。
工作经历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骨科, 副主任, 1981-07至2012-03
教育经历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骨科, Master, 1978-09至19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