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博士是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自1989年研究生毕业以来,对我国北方中生代地层及其古昆虫化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过27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第5届国际古昆虫大会论文集一部,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专著3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论文230余篇(SCI论文170余篇)。在1997年被地质矿产部破格提升为研究员,现为“国际古昆虫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alaeoentomology)副主席,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古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Insect Science》编委,《昆虫学报》编委。
任东同志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北方侏罗-白垩纪昆虫区系形成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15个目的昆虫化石,建立新目1个、新科12个、 新属152个、新种292个。初步证实我国北方是昆虫一个重要起源和演化中心,从古昆虫角度为泛大陆的存在和解体时限提出了证据。在我国古昆虫学研究中首次利用Hennig原理,对现生和化石蛇蛉科级单元进行了支序分析,根据昆虫群落的演替规律恢复了燕辽地区古环境和盆地的演化过程。
任东教授首次创造性地利用喜花昆虫化石证实了被子植物在中国东北侏罗纪已经存在,将以前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的观点向前推进了至少2000万年。为解决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和地点这一植物学界的重大难题作出了贡献,该项研究成果于1998年4月3日发表在美国的“Science” 杂志上,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随后,任东教授继续对我国北方中生代传粉昆虫开展研究工作,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采获了大量的传粉昆虫化石,已陆续发表40余篇论文,报道了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8个科近20余种新的传粉昆虫化石。“面壁十年图破壁”, 任东于2009年在昆虫与植物的协同演化研究方面再次取得了突破进展。发现了距今1亿6千万年的中侏罗世时期传粉昆虫与当时的虫媒裸子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新的传粉模式,2009年11月6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任东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欧亚大陆长喙蝎蛉指示被子植物大发生之前一种新的传粉模式》。英国北安埔敦大学著名昆虫学家Ollertong教授在“科学”杂志同期发表的特邀评论中写到:任东等人的工作向传统的白垩纪晚期传粉昆虫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演化经典模式提出了挑战,揭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植物和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学现象。任东等用充分的事实证明了在中生代具有细长吸受式口器的长翅目昆虫可以在已灭绝的裸子植物上取食传粉滴,同时起到了传粉的作用。这是目前为止最早的关于传粉昆虫和虫媒植物之间协同演化的例子。任东等的证据是令人信服的,改变了我们对传粉昆虫早期生态演化的观点。
2010年8月30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任东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Ancient pinnate leaf mimesis among lacewings》。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叶状拟态昆虫,将昆虫叶状拟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亿2千万年,同时证明了在中生代时期,昆虫与裸子植物间已经出现了特异性的协同进化关系。任东教授研究团队在中侏罗世道虎沟地层发现了两块极为珍贵的具有羽状翅斑的脉翅目昆虫。该类昆虫的翅斑与同时代生活的裸子植物的叶片极为相似,推断该类昆虫可能生活在与之相似的植物上或者以该类植物为食;该类昆虫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的“行为适应性”。昆虫与裸子植物协同进化关系在现代昆虫中已经消失,这种特殊的进化关系的消失可能与被子植物起源有关,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时期被子植物逐步取代裸子植物成为自然界的主导,这类昆虫可能由于缺少了模拟对象而逐步灭绝,而这种特殊的进化关系随着裸子植物的没落而逐渐的被生物界淘汰。
任东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已累计从事野外工作80个月以上,先后60余次去西北、华北、东北偏远的山区采集化石。1998,1999两次获得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青年称号。他在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我国学者唯一独著的论文。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任东同志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排名第一)、三等奖一次(排名第一)。1998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2000年11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1年6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茅以升科技奖--北京青年科技奖”, 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9年 获第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和“第六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2010年, 获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北京高校育人标兵”称号和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教育经历
-
中山大学
地质系, Bachelor, 1980-09至19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