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萍(平),女,1957年生;博士、教授、博导;宝钢奖优秀教师。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12月起任教授,现为上海大学化学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评委、浦江计划评审专家以及Talanta,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Electrochimica Acta,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等多种SCI源期刊的审稿专家。从事“纳米化学”“化学传感器”以及“化学信息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九五”重点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科研课题;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国际分析会议优秀论文奖1项,其它科技奖励多项;作为副主编出版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1本、华东地区通用教材1本;主持一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他引2147次,申请了16项发明专利。<br>多年来在本人组装合成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效应等方面已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不仅设计了纳米材料的载体液膜仿生和膜体系、生物膜双模板同步合成体系;而且制备出纳米沸石分子筛等纳米材料;用二茂铁等金属有机配合物在超声溶剂转换法制备纳米材料上获得了成功,论文已在“Small”上发表;制备了Mg/Ni/Fe三元水滑石,及绿色催化剂等多元金属组成的类水滑石衍生物纳米材料并用于生物传感器及催化性能研究,已取得很好成果,这些工作已分别发表于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0,151,65–70;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0,145,293-298;用电化学制备方法构建了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超灵敏的电化学传感,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进行了检测,该工作发表在Nanoscale,6,1:207-214;用β-环糊精/石墨烯纳米复合膜构建了超敏传感的槲皮素的电化学传感器,该工作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57,(2014),239–244;用石墨烯薄膜组装的新型亚硝酸根传感器工作也已发表在Analysis,2011, 136 (21), 4563 – 4569。近几年本课题组将静电纺丝合成与电化学传感技术相结合,合成了一系列纳米钙钛矿、尖晶石、纳米氧化物、纳米碳纤维等新材料并构建了一系列高灵敏传感器,这些工作分别发表在Electrochimica Acta, 2015, 174,191–198;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2014,2,529-535;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66,(2015) 308–315;Talanta,2016,146,114–121;RSC Adv., 2016, 6, 10662–10669;Analytical Biochemistry 489 (2015) 38-43。<br>在复杂多组份体系及多组份异构体同时测定的电分析化学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复杂体系电分析和纳米材料合成的研究经验。我们通过纳米示差分析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多个系列酚类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测定;并根据不同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在电极表面设计出功能仿生有序膜,实现了生物体系中多巴胺和抗坏血酸、尿酸多组份同时测定其系列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Electroanalysis等刊物上。结合计算分析实现了多组份同时测定,在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Journal of Chemometrics、Analytical Sciences等化学计量学的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论文;还在纳米抗菌剂与纳米种衣剂的研制及其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已完成的西洋参中高效抗癌药物Rh2的提取分离与转化合成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