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男,从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10余年,一直以“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发展路线,注重学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主要开展:
①医学电子与信息处理技术及智能医疗设备研发
②脉搏波血流动力学无创检测及在临床应用研究
③运动心血管功能检测及运动负荷监测评价研究
包括脉搏波血流动力学无创检测、运动员心血管功能检测、青少年运动负荷监测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监测、子宫肌电预测早产、智能胎儿监护系统研发等。
杨琳主持和参与研究项目2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17项专利,转让技术成果及专利4项。出版译著《医疗器械使用与安全》填补国内缺乏专业的医疗器械安全使用书籍的空白。
杨琳承担了北京市教委“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监测与评价系统建设与实践”和“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和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地方标准建立”项目,开发了腕带式运动心率采集终端,建立了生理评价与监控系统,实现了体质锻炼过程性监测评价的研究基础。成功将成果转化并在北京多所小学应用,获得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一等奖(1/1),获得北京市地方标准。本研究对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杨琳所在课题组用脉搏波血流动力学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病)并研制出MP妊高征监测系统。杨琳在此基础上联合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易思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开展基于理化和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妊高病风险监测方法及装置研究,成功将成果转化并在多家医院使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15)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4/15)。目前正在开展妊高病发病风险动态评估研究。本研究对探讨妊高病前期发病因素,预测和监测妊高病前期发病和严重程度,科学合理的指导临床干预,降低母儿病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琳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课题组子宫肌电预测早产项目的研究,该项目得到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科技创新大挑战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科委等的资助。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子宫肌电信号检测电极优化及设备研发、胎儿心率信号特征识别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子宫肌电大数据识别和分类研究,胎儿状态分类模型研究。该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产科临床和家庭监护,为保障母胎安全和提高生育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经历
-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助理研究员, 2010-07至现在
教育经历
-
北京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 2010-07至2012-06
-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 2004-09至2010-07
-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自动化, 学士, 1999-09至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