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洋地震探测方法和南海地质研究;先后负责承担了国家基金青年项目“海底地震仪记录纵横波的处理与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研究”、面上项目“南海北部陆缘深部地质结构及其裂谷拉张类型”、 973 项目“中国边缘海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特征及其构造格局”的子课题“南海南部新生代基底特征及构造格局”、 “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成藏机制及识别方法”的课题、国家公益事业项目“南沙综合科学考察”的课题和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的课题二十余项。通过完成上述课题,在南海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包括率先利用海底地震仪和长电缆记录的折射波,揭示了东沙西部陆坡至海盆的地壳地质结构,识别了转换横波震相,分析了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速度-物性关系,探讨了下地壳岩浆侵入特点和南海陆缘的成因属性;在南沙海区中部发现了挤压形成的背斜构造;根据取样钻探结果和地震剖面对比,总结分析了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新生代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特点;在南海北部发现了大规模海底滑坡构造、泥活火山构造以及指示水合物的BSR地球物理特征。发表论文40余篇,有关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3)、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等。
工作经历
-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地球物理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3-09至2003-12
-
-
-
日本东京大学
地震研究所, 访问学者, 1993-09至1993-12
教育经历
-
长春地质学院
地球物理, Doctor, 1989-09至1992-07
-
长春地质学院
地球物理, Master, 1986-09至1989-07
-
长春地质学院
地球物理, Bachelor, 1982-09至19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