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兵,女,瑶族,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绿建委委员,广西空间规划联盟专家库专家,广西政府采购专家库专家和广西文旅厅专家,具备注册城乡规划师和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质。
林兵1993年7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景园建筑专业,2006年12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93年7月——2020年5月,于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任主任规划师、规划所所长、院副总规划师等职务。2020年5月,作为高层次人才,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引进,现任城乡规划专业教授。
近30年来长期专注于城市规划、乡村规划、旅游规划及绿色建筑的规划与研究。作为专业的带头人,共主持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重大城市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建设的项目编制任务几百项,多次获得各级专业奖项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获得全国优秀城市规划奖三项、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十余项。
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宜居家园—桂林乡土建设初探》(第二作者)。
一、代表性成果
1、规划设计成果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级规划项目的编制,获得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的审批通过。(1)《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磨盘山旅游服务区详细规划》获得住房与建设部审批通过(建城函〔2015〕38号)。在全面分析规划用地的风景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基础上,以“保护中理性发展和发展中有效保护”为指导,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以实现风景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本项目获2019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2)《桂林甑皮岩遗址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文物报函〔2012〕15号)。桂林甑皮岩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南地区一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它以出土文物之多、文化内涵之丰富和遗存年代之久远而在中国史前考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划以遗址的整体保护为目标,结合保护与展示需求,提出符合遗址长期保护和桂林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议。
(3 )全程参与桂林市“两江四湖”环城水系规划与建设
1998年11月,桂林地市合并。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桂林市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思路》。桂林市大规模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序幕由此拉开。本人有幸全程参加了一系列的规划项目: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参与了《桂林市中心城环城水系规划研究报告》总报告的编制;并负责了木龙湖片区的详细规划,是“木龙湖”的命名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对1998年—2001年桂林三年城市改造进行了规划总结,完成了《山水与城市同美》的规划研究报告。2006年桂林市“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景区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4)主持编制了《桂林市雁山教育新区分区规划》。2000年左右,因各大高校扩招面临用地不足的困境,本人提出在雁山区建设大学城的建议,得到广西自治区领导的同意。200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了《桂林市雁山教育新区分区规划深化阶段》,为雁山大学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指导依据。该项目获得2007年广西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5)主持编制了《桂林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规划范围200平方公里)。2017年,桂林市作为广西首个、全国第二批开展“城市双修”的国家试点城市,受到市领导和自治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本人主持编制的《桂林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被列入桂林市政府2017年“重中之重”的项目。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带领项目组成员按时优质地完成了规划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并对广西的“城市双修”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项目获得桂林市政府常务会审批通过,广西住建厅审核并备案。并获得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2019年度广西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6)主持了《桂林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规划范围130平方公里),2012年,受桂林市人防办委托,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了该专项规划。因为桂林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地下水文条件复杂,所以本次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着重考虑了三个方面的问题:①适宜性评估,桂林市地质条件复杂,在规划前期与桂林市水文地质勘察院合作,对全市范围的地质条件进行了适应性评估,在地下工程地质勘察的前提下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②引入风险评估,地下空间开发会对地下生态体系和地下水系造成影响,规划对拟建项目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期进行了影响评估,包括交通影响、对周边社会安全的影响和承载力的评估等。③提出分阶段的建设要求和重点地段规划指引。
2013年1月,本规划获得桂林市政府常务会审批通过,广西人防办备案。
(7)主持编制完成了《桂林市旅游慢行绿道系统规划》(规划范围200平方公里),分为《桂林市旅游慢行绿道专项规划》、《桂林市重点旅游慢行绿道设计》两部分的内容。桂林特征性的山水格局与组团结构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性条件;同时,桂林作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其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建设旅游慢行绿道系统的必要性。构建独立、安全、完善的旅游慢行绿道网络,是桂林旅游升级的发展要求,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必然,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积极尝试。规划围绕“旅游”这一核心功能,结合桂林的城市特色,融合传统绿道、水上交通、旅游公交等多种方式,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良好换乘衔接,构建具有桂林特色的复合绿色出行及运动休闲系统。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背景下,桂林这一中型旅游城市在旅游慢行交通系统上的建设实践,也能为全国其他城市走低碳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环保的城市交通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该项目获得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2019年广西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8)主持了《桂林市雁山区良丰下村总体规划及村庄整治规划》,通过对良丰下村的规划引导,探索以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为目标,以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主线,改善雁山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乡土味、民族风、升级版” 的新型乡村模式。提升雁山城郊旅游的知名度,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完善雁山城郊旅游目的地形象。该项目获2017年广西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2、课题研究:
(1)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了住建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城市道路快慢交通分流系统(含交叉口)设计(2014-K5-044)》课题的研究,并经广西住建厅验收合格(桂建示验字〔2020〕09号)。
(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了广西科技厅的研究课题《桂林喀斯特地质条件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并经广西科技厅验收合格(桂科验字〔2016〕1254号)。
(3)2019年,作为排位第二的主要人员,申报获得了桂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桂林山水城市建设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GLSKGH005),已结项。
(4)2019年,作为排位第二的主要人员,申报获得了桂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规划视阈下的桂林乡土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GLSKGH010),已结项。
(5)2020年,主持了《桂林市郊区村庄规划与农房管控实施管理细则》的编制,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
(6)2020年,参与了《桂林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制定,排名第2,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
二、 学术贡献
(1) 专著
《宜居家园—桂林乡土建设初探》(第二作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本书以长期的现状调研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桂林地区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现状问题,并对乡村建设提出了从户型设计、传统元素的继承,到景观营造、传统建材,再到古民居保护以及参考评分标准等多方面的实施建议。
(2)公开发表的论文
1)《“雁山骑迹”:为旅游生活服务的绿道网络规划》,核心期刊《规划师》2018年第8期,总272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249次,被引4次。
2)《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双修”的规划实践研究》,《广西城镇建设》2018年第3期,总184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299次,被引3次。
3)《保持村庄传统脉络,引导乡土特色规划》,《广西城镇建设》2018年第5期,总186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116次。
4)《浅谈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反规划”途径》,《旅游纵览》2018年第1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17次,被引2次。
5)《休闲度假性旅游景区规划研究--以桂林灵川三月岭景区为例》(第1作者),《广西城镇建设》2011年第1期,总97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674次,被引5次。
6)《桂林地区绿色农房建设中的设计手法及绿建技术应用的探讨》(第2作者),《绿色环保建材》2018年第3期,总133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40次。
7)《桂林市白沙镇桂阳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设计》(第1作者),《广西城乡规划》2012年第2期;
8)《桂林市雁山教育新区分区规划鉴析》(第1作者),《广西城乡规划》2012年第2期;
9)《灵川县甘棠江滨水区综合建设工程(甘棠江公园)城市设计探析》(第1作者),《广西城乡规划》2012年第2期;
10)《桂林市小东江沿岸综合整治规划》(第1作者),《时空构建》2007年第3期;
11)《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思考》(第1作者), 2006年度广西规划协会征文比赛优秀奖。
12)《桂林黑山生态园规划》(第1作者),《规划师》2003年11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272次,被引2次。
13)《创造中国侗寨式新园林》(独著),《规划师》1997年第3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156次。
14)《利用山水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浅议桂林冠岩公园规划中地方特色的体现》(独著),《规划师》1994年第4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134次。
15)《大桂林旅游区休闲度假旅游规划研究初探——对若干战略性问题的思考》,硕士论文,2006年5月
社会影响:该文万方下载272次,被引2次。
16)《生态文明视角下风景名胜区村镇居民点规划策略——以龙脊风景名胜区重点村寨详细规划为例》(第二作者),《规划师》2019年第21期,总297期;
社会影响:该文知网下载325次,被引1次。
17)《山水城市的“城市双修”规划实践》(第一作者),《华中建筑》已录用,等待排刊。
三、社会影响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员参与编制的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3项,广西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5项,广西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8项,广西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6项。
主持编制的多项城市重大规划,均通过各级政府审批,并有效地指导了下一步的城市建设。全程参与的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景区的建设,成为桂林市民和游客最喜爱的开放性公园,2006年桂林市“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景区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主持的《桂林市雁山教育新区分区规划》,为桂林雁山大学城的建设提供了主要的指导依据;主持的《桂林市雁山区良丰下村总体规划及村庄整治规划》,在方案阶段广泛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对村庄的现状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提出的各项整治措施切实可行,规划实施后效果显著,完善了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村庄的建筑风貌得到了较好地提升,景观环境舒适宜人,达到了示范村的建设要求。
此外,主持设计的《桂林市黑山植物园详细规划》、《桂林市草坪冠岩公园详细规划》、《湖南省通道县独岩公园详细规划》、《桂林阳朔大榕树公园详细规划》等,均已建成多年并对外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生活旅游环境,社会反响良好。
工作经历
-
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2020-05至现在
-
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一所、总工办, 高级城市规划师, 1993-07至2020-05
教育经历
-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景园建筑, 工学学士, 1989-09至19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