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竹,留日工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是国家基金委项目评议人。主要研究领域为Ⅲ-Ⅴ族红外材料及探测器。在日本留学期间,发明了一种新的晶体生长方法-熔体外延(melt epitaxy),并用该方法生长出了截止波长8-12 um的InAsSb (铟砷锑)厚层单晶材料,在国际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批论文,并在日本专利厅申请了发明专利(出愿番号:特愿平10-258304)。
回国后,已连续3次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60376002、60644005、60777022)。在基金的资助下,继续了项目研究,在国内用熔体外延技术生长出了8-12 um波段的InAsSb 厚层单晶,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光学、及电学性质,并在陕西华星电子工业公司制作出了高灵敏度的长波InAsSb室温探测器。探测器为浸没型光导元件,安装了单晶Si(硅)光学透镜。
在日本滨松光子公司,用FTIR光谱仪测量了InAsSb室温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并用标准黑体源测量了探测器的性能指标,获得了探测器的绝对光谱响应。测试条件如下:环境温度为300 K;黑体温度为500 K;调制频率为1200 Hz;外加偏置电流为10 mA。在室温下,浸没型InAsSb探测器的黑体探测率D*(500 K, 1200)为1.9 × 10的9次方 cm•Hz1/2W-1,在波长6.5 um处的峰值探测率Dλp*(6.5 um, 1200)达到5.3 × 10的9 次方cm•Hz1/2W-1,在波长8.0 um处的探测率D*(8.0 um, 1200)为1.5 × 10的8次方 cm•Hz1/2W-1, 在波长9 um处的探测率D*(9.0 um, 1200)为1.0 × 10的7次方 cm•Hz1/2W-1。探测器的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示了其在常温下应用于红外激光探测、红外系统、及红外成像的良好前景。
2007年11月,作为优秀留学人员,参加了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主办的“第二届上海留学人员成果展”。2009年4月,“熔体外延法生长的8-12 um波段的InAsSb单晶” 成果,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由中科院院士夏建白研究员担任鉴定专家组的组长。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专利号:ZL200410099025.8)。
工作经历
-
Tongji University
教授, 2004-10至现在
教育经历
-
日本静冈大学
电子工学, Doctor, 1998-04至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