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br> <br> 198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和青海盐湖所,获环境地球化学硕士学位。199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年2月-2002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9年9-12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合作研究。 <br><br> 首次发现华南前乐平统事件的同位素证据,以及与前乐平统生物事件的发展演化过程的联系、首次提出三峡地区存在“后马林诺冰期”的大陆冰期事件,首次用实验证实真核生物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和条件。已发表论著40余篇(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SCI收录论文20余篇,其中Science合作4篇。参加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化石网”获得WSA 2009 E-Science 大奖(全球信息社会高峰会议大奖:ITU、UNIDO、UNESCO)。 <br><br> 研究领域:<br> <br> 对于没有化石或化石难以确定的地层研究,地层中的稳定同位素指标是一种非常好的指示材料,它们可以表达当时的诸如生态、海平面变动的情况或资料,也就是说稳定同位素地层学与古环境、古地理关系。以碳同位素为例,尽管现阶段有很多人在使用,但是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后期成岩作用所造成的样品代表性欠缺,如何鉴别及确认样品的代表性,以及如何重建其代表性是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之一。 <br><br> 古生物地层学研究不同于现代其他学科的地方是与生物及环境有关的过程理论无法得到证实,而实际上,很多理论和观点的可靠性、正确性以及条件性是可以通过多种实验设计进行有条件模拟的。利用实验等实证方法探讨有条件的化石形成和相关的环境生态过程。利用自己研制的独一无二的设备,做世界上最新的实证实验研究。 <br><br> 科学的力量在于公众的理解。在当前电子阅读已经超过纸质阅读的时候,研究虚拟环境中的知识传播特征和规律,让更多的人能够从多种途径有效地学习到知识,是一个需要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以化石网为代表的现代知识传播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和实践载体,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和成果。 <br><br> 主持并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br> <br>中石化科研项目:川东北上二叠-下三叠地层划分对比(2006-2008,因内容增加延期至2009年)<br>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日二叠-三叠系锶同位素对比研究<br>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日本、伊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锶同位素异常事件<br>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和实验室环境中的化石形成过程模拟(2008)<br>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基于化石网的中国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科普宣传(2009)<br>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碳锶稳定同位素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及应用(2013)<br>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仪器研制专项:降解-矿化平衡研究中地史环境模拟设备“PALEOPOND”研制(2013)<br>中国科学院设备研制项目:深水环境生物降解矿化模拟器Abyssource的研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