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灿,1974年4月生。2005年在四川大学博士毕业,获光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光学学会(COS)、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SOE)、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和新加坡光学与光子学学会(OPSS)会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委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在Optics Express、Optical Engineering、Optics & Laser Technology、Optics and Laser in Engineering、《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和《光电子•激光》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52篇文章被SCI检索,93篇文章被EI收录。作为共同发明人有8项技术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有4项技术发明专利目前还在受理审查中。参与编写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信息光学》(第二版)。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研第四) 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研第五) 1项;博士学位论文《动态过程三维面形测量技术研究》获得2007年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1项。2010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0年11月被聘为亚洲实验力学学会(Asian Society 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ASEM)指导委员会委员(Steering committee)。2011年11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受邀担任SCI期刊Optics and Laser in Engineering的编委。
主要从事光学三维传感、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近十多年来一直专攻动态过程三维面形测量技术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空傅里叶变换的动态过程三维面形测量研究”(2017-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振动物体的三维面形测量和振动模式分析”(2009-2011)、中芬国际合作项目“三维形貌快速测量”(2010-2012)以及2个横向合作项目的研究;参与了多个纵、横向项目(包括“结构照明型三维成像仪器的研究”和“动态过程三维成像关键技术与仪器”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和“冲击与爆轰过程中的三维面形高速摄影测量技术”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参与多种点、线和面结构光三维传感仪器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在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
从事三维面形测量研究20年,在动态过程三维面形测量技术中的多年研究积累,使得申请人在主持动态变化过程的三维面形及形变非接触式测量相关项目研究上具有特别的优势。
教育经历
-
四川大学
光学工程, Doctor, 2001-09至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