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自2006年始从事南方森林鸟类群落构建、种间社会组织、群落谱系进化以及生境变化梯度下鸟类群落演替机制的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市级项目4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项目。近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3篇,并作为主要完成人出版专著2部。2012年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第五届北美鸟类学大会,2013年赴英国诺维奇参加第九届欧洲鸟类学大会。获“2016广州市科技计划珠江新星”,“2010年第六届湘、鄂、赣、粤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及“2011年第七届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银翠鸟奖”。目前重点研究领域:<br>(1) 分析华南地区森林鸟类群落结构与生境异质性的关系,探索鸟类群落演替规律,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境变化梯度下森林专性鸟种多样性下降趋势明显,其分布格局与冠层盖度、大树密度及枯倒木密度等相关;成熟阔叶林的保护对生境选择特有鸟种的种群维持具有重要意义(Zhang et al. 2011)。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生态系统是目前热带鸟类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其中人工林种植与栖息地改变对其影响最大 (Li et al. 2013).<br>(2) 结合功能特征、群落构建与谱系进化分析鸟类集群这一特殊社会组织,探索鸟类多物种共存的形成和维持机理。前期在热带雨林、南亚热带阔叶林及华南各人工林等生态系统的研究证实,集群鸟种的共存表现出生态位重叠与宽度扩展的现象(Zou et al. 2011);不同演替序列林地中集群鸟种的稳定共存受植被外貌特征的影响,不同功能集团鸟种对森林演替及环境变化具有特异的响应机制(Zhang et al. 2013)。 <br>(3) 以鸟类作为指示生物探讨不同功能集团鸟类对人为干扰(如有机污染物)与自然干扰(如冰雪灾害)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林地食虫鸟与农田专性鸟类的种群数量下降最为明显,而水鸟、杂食性鸟类具有较强耐受性,不同鸟类依据功能特征的差异对干扰响应具特异敏感性(Zhang et al. 2015;Zhang et al. 2016)。
教育经历
-
-
兰州大学
生物科学, 学士, 2002-09至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