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友新,男,1969年7月生,籍贯福建闽侯。1988年9月-1993年7月,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1996年7月,福建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7年9月-2000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1年6月-2004年4月,厦门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获博士后学位;2006年11月-2007年1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获research fellowship 证书。1996年8月-1997年8月,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任教师,助教;2000年7月-2001年6月,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任教师,讲师;2004年4月-2006年11月,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任教师,副教授;2004年7月-2004年9月,台湾长庚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外聘教师,副教授;2007年12月-2008年11月,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任教师,副教授;2008年11月-至今,福建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任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骨性关节炎及痛风的中医药防治与康复。专长: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推拿。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医药的科研、教学、临床工作,2008来以来负责学校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管理工作。科研方面: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9项各级科研课题研究,争取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在痛风、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方面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完成了“痛风宁颗粒”与“壮骨健节方”两个药的临床前系列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先后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50篇,参加12部累计300余万字著作的编写,其中任主编、副主编8部,教材3部。教学方面:先后承担本科、硕博士研究生课程8门,每学年平均实际授课200学时以上。管理方面:3年来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培养与学位管理工作,注重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机制,实施全校性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质量的提升。
获荣誉情况:
2002-2008年连续4次被福建中医学院评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2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评为“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6年被福建省总工会、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省师德标兵”;2006年获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颁发的“运盛青年科技奖”证书与奖金;2007年被美国马里兰州巴尔地摩市市长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2008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省五四青年奖章”;2008年被福建省委组织部、科技厅、人事厅、科协授予“省青年科技奖”;2008年被福建省人事厅评为“省百千万人才省级人选”;2011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
科研成果与奖励:
2000年“骨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系列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完成人;2005年“痛风宁治疗痛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年“骨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运用”,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七完成人;2008年“中医药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8年“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09年“突出专业特色,全面培养高素质中医骨伤人才”,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09年“强骨宝方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主要学术兼职: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学分会,副主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休闲保健行业协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药行业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陈修园研究会,顾问。
教育经历
-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骨伤科学, 博士, 1997-09至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