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2007年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毕业,随后获GOE项目资助留校任助教1年,2008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到京都大学任博士后、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10年学成回国,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地震形变研究室副主任。本人2005年11-12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2013年4-8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本人主要社会兼职包含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学科技术管理组成员,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委员会委员,以及中科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br> 本人主要从事地震位错理论与地壳重力均衡研究。在孙文科的球体地球位错理论的基础上,本人基于微扰理论进行公式推导,定量研究了地球的横向不均匀构造对同震位移、重力变化以及重力潮汐的影响,发现地球的横向不均匀构造对地震形变的影响可达到球对称解的1-2%。本人基于球体地球位错理论开发出便于推广的积分计算程序,并针对汶川地震、苏门答腊地震等进行了一系列应用研究。近年,本人在川西地区开展地壳重力均衡研究,发现龙门山中南段地壳均衡负异常显著,该区具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深部动力背景,同时发现龙泉山脉是区域地壳均衡状态的分界线,并据此推测龙泉山断裂带是一条深埋的高角度断裂带。由于上述研究,本人获得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三等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和2014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br> 本人共发表科技论文32篇,其中第一作者SCI索引论文10篇,第一作者论文被他引54次。本人两篇GJI刊载论文被综述性论文系统介绍,一篇JGR刊载论文被Science刊载论文引用,另一篇科技论文多次被中国地震局地震大形势专家引用,成为地震大形势判断的依据。
工作经历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研究员, 2010-04至现在
-
Kyoto University
2008-06至2010-04
-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2003-10至2008-05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1996-08至2003-10
教育经历
-
日本东京大学
Doctor, 2003-10至2007-03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Master, 2000-09至2003-07
-
同济大学
Bachelor, 1992-09至19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