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刚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我校“15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1963年4月生于湖南省临湘市;1983年大学毕业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96年毕业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年受聘于三峡大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受聘三峡大学教授,2007年受聘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受聘为《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种结构》、《工业建筑》等刊物的编委委员或理事会成员。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利工程、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会员、水工结构抗震专业委员会会员。
目前,主要从事“混凝土材料动力特性”及“多因素作用下高坝结构的动力响应与抗震性能”、“智能材料与结构振动控制”等方向的课题研究。2002年以来,出版《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等专著3部;获得国家专利4项;在《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振动工程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获各类奖项6项;主持完成各类基金项目8项;完成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SMA改性纤维混凝土动态特性及耗能机理试验研究”(5067903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0832)“混凝土动态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高拱坝抗震安全前沿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90510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7900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裂缝监测光纤传感技术现场实验”;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513004)“砂土液化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主持完成重大水电工程“龙滩水电站左岸拐弯坝段三维有限元分析”、“勐野江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抗震分析”等1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教育经历
-
三峡大学
结构工程, Doctor, 1991-06至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