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田明,男,1964.4.19出生。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浆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库成员、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脑淋巴循环和脑脊液循环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以及一次性立体定向仪的研制,在相关研究领域居国内外前沿。
1、在中枢淋巴循环系统研究方面居国内外前沿:2015年Nature报道发现脑膜淋巴管,标志着中枢淋巴循环系统被正式确立。在此之前,我们在此领域已经进行了10余年的研究,目前居于国内外前列。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脑出血存在“管涌现象”,即脑出血后血肿内的毒性物质可以借助“管涌现象”扩散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血肿远隔效应。同时发现“管涌现象”可导致淋巴滞留性脑水肿,可能是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此为突破口,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很多疾病都可能是淋巴循环障碍所致,目前已经全面展开相关实验研究。“管涌现象”的研究已经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已发表SCI论文2篇。
2、在国内外首创“椎管内持续给药”新疗法:椎管内持续给药疗法能够有效绕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稳定,有助于维持足够的T>MIC,对抗生素抗菌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其次,可以避免出现过高的药物峰值浓度,减轻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第三,在持续稳定的药物浓度之下,较长的注射时间可以注入较大剂量的抗生素,有助于控制感染。还可以避免反复进行腰椎穿刺,减少创伤及并发症。在进行“椎管内持续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脑脊液循环存在复杂的调控机制,目前正在对此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椎管内持续给药”的系列研究已经获得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目前已发表国内外首例报告2篇、SCI论文1篇。
3、在国内外首创了一次性立体定向仪:以前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的立体定向仪大多数基于笛卡尔三维坐标定位原理,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价格昂贵。国内外首创的新型一次性立体定向仪采用了直线定向原理,通过两个方位角确定手术路径,然后通过一个距离数据将手术器械送至靶点。目前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正式投产上市。在此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发国内外首创的新型一次性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导航系统。该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PCT国际专利3项。
另外,在其他脑出血的实验及临床研究领域也获得了多项成果:在脑出血动物模型的研制方面完成了多项创新性工作;明确了血肿周围组织内存在微循环障碍,超早期血肿清除可以明显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在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清除的临床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民生科技攻关计划等课题共7项;参与国家“十一五”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课题共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PCT国际专利3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工作经历
-
-
-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神经内科, 1986-08至2004-04
-
教育经历
-
第一军医大学
神经病学, 博士, 2002-08至2005-07
-
第一军医大学
神经病学, 硕士, 1988-08至1991-07
-
第一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学士, 1981-08至19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