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艾滋病组PI,性艾中心病免室生物学课题组负责人和该室BSL-3级实验室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人;卫生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活动能力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北京市科技成果和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评审专家 。
教育与培训
1995~1998年: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公共卫生博士学位
1998~2001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
2001~2002年:法国科学院巴黎第六大学组织细胞免疫研究中心 博士后
2002~2005年:美国纽约大学病理系艾滋病研究中心研修 博士后
2005~至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年回国后主要从事HIV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机理的研究。a)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手段对我国流行的HIV毒株进行系统的分子演变及生物学特征研究,分析影响我国艾滋病毒流行的病毒生物学因素;进而从适应度的角度探讨病毒株的进化优势和病毒逃逸的分子机制;b)通过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深入探讨HIV的致病机制和药物靶点;c)结合我国大范围实施的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措施,研究我国HIV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分析我国HIV-1耐药株的生物学特征,探讨耐药性毒株的出现对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回国后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我国艾滋病耐药性分子流行病调查和耐药机制研究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我国HIV-1流CRF07_B/C的pol区新突变位点对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研究两项国家级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十一五”重大专项十五攻关项目、863项目和美国NIH支助的CIPRA 和HPTN058项目以及盖茨基金资助的CA-VIMC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累计发表文章70篇,其中分别在<PLoS ONE>、<AIDS>、<VIROLOGY>、<JAIDS>、<RETORVIROLOGY>等艾滋病相关的国际期刊发表SCI文章23篇。申请专利一项。参加《艾滋病学》等3本有关论著的撰写。
教育经历
-
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Doctor, 1995-09至19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