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领域:<br>一直从事建筑钢结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构稳定基本理论和数值分析、结构动力稳定、结构失稳预测与控制、智能结构土木工程应用、半刚性框架抗震和耗能减震、非厚实截面钢构件塑性与屈曲耦合及其抗震耗能机理、结构可靠性监控、钢结构数字化预拼装优化算法及编程,近期重点研究钢结构动力失稳实用分析和监测控制。 <br><br>学会协会兼职、专业期刊编委:<br>1995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02年任上海市徐汇区钢结构学会理事长、中华钢结构论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稳定与疲劳”专栏编辑。2004年《结构理论与工程实践――中华钢结构论坛精华2004》学术委员会主任。2007年任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2008年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世界地震工程》和《强度与环境》编委。<br><br>完成科研项目:<br>先后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构稳定控制与优化及突变理论的应用(59108056)”、“杆系钢结构非线性振动稳定性分析、识别与优化(59578002)”和“缺陷敏感结构的失稳监测和稳定控制(50478107)”;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大型杆系钢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结构非线性振动稳定识别与控制”;国家计委和江苏省资助“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60吨特大型全路面汽车起重机CAD/CAM”子项目“超长副臂的理论研究及动态分析”;“XX煤矿Φ560×12mm瓦斯抽放钢管失稳计算分析”。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了“上海市八万人体育场钢屋盖试验研究与分析”、“广州新体育馆钢屋盖体系试验研究与分析”、“钢和钢-砼组合框架结构半刚性节点抗震”、“大射电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传动系统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超载地基条件下工业厂房结构可靠性监控研究”等科研项目。主持编制了“钢结构分析设计程序STAD-SF”、“起重机臂架结构动态分析系统ELDYNARM”、“大型杆系钢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系统DYNSTAB”、“厂房钢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NASS”等软件,扩充“建筑结构非弹性动力响应分析通用程序DRAIN-3DX”,"钢结构数字化预拼装3DSteel"。<br><br>钢结构工程项目试验、分析、设计、咨询:<br>上海市八万人体育场钢屋盖试验研究与分析;广州新体育馆钢屋盖体系试验研究与分析;上海外高桥发电厂空间框架结构(平面45.0 m×38.8 m,高67.36 m)分析和验算;上海广播电视大楼屋顶发射塔(塔底标高>100 m, 塔高约20 m)分析设计;江苏南通某厂房高耸烟囱支撑钢塔(塔高约40 m)分析;云南发电厂空间框架结构(平面11.485 m×4.97,高12.4 m,抗震列度8度)分析和验算;新疆中心供热厂空间框架结构(平面11.85 m×5.74 m,高13.515 m)分析和验算;山东烟台某停车场单层球面网壳(直径25 m, 高3 m)稳定性分析;上海泰奇峰高层建筑屋顶半球面单层网壳(支座底标高约120 m, 直径28 m, 高14 m)结构选型和分析;云南保山宾馆大楼之间双层柱面网壳屋盖(平面16 m×35 m,高5 m)分析和验算;杭州体育中心网球馆和游泳馆索-膜钢结构稳定性分析;上海浦东某垃圾焚烧厂空间框架结构分析和验算;新建县心怡广场舞台钢结构分析与设计;葫芦岛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中央网壳脚手架施工和液压提升安装专项方案专家审查;南阳体育场钢结构及屋面工程半球节点修改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苏州火车站改造工程南站房屋盖钢结构施工方案专家评审;等等。
工作经历
-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教授, 1996-01至现在
教育经历
-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 1984-09至1988-10
-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 工学硕士, 1982-09至1985-04
-
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
工民建, 工学学士, 1978-10至19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