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龙,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科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云南三江地质及矿产研究工作。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云南省三江成矿系统与评价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018年12月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8月破格晋升教授,2019年10月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访学研修计划,2023年12月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地质找矿方向)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省部级及校企合作项目16项;主持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专著3部。
取得主要成果:
研究成果1:提出中甸地区晚白垩世花岗岩侵入与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并不是独立或个别地质事件,而是纵跨义敦岛弧、甘孜-理塘结合带及扬西缘的带状成矿活动,属于与晚白垩世岩浆侵入作用相关的斑岩成矿系统。
研究成果2:对金厂河矿集区主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对成矿系统的划分作了新的界定,首次提出矿床形成与保山微陆块上广泛发生的早古生代岩浆活动有关,是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并建立了矿集区铁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研究成果3:通过对滇西北红牛-红山铜钼矿床的精细解剖,确定其为多期次、多矿种复合成因矿床;首次发现钨矿(化)体,限定其形成于晚白垩世;建立了红牛-红山铜钼矿床复合成矿模式。
工作经历
-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教授, 2019-09至现在
-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6-08至2019-08
-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讲师, 2013-06至2016-08
教育经历
-
-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博士后, 2013-10至2015-10
-
-
昆明理工大学
构造地质学, 硕士, 2007-09至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