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br><br>1980-1985年: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br>1985-1988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学,获硕士学位<br>1988-1998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工程师<br>1998-2004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br>期间参加了日-美合作研究夏威夷海底火山作用研究项目,从事夏威夷玄武岩与地幔柱成因研究<br>2004-2005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研究助理<br>2005-2007年: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地球内部演化中心,JSPS特别研究员(博士后)<br>2007年4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br>2007年4月-今: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br><br>长期从事有关原生岩浆、源区母岩的岩性和性质、地幔物质演化方面的研究。擅长熔体包裹体的方法应用于岩石学成因研究。<br><br>建立了熔体包裹体实验室、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实验室、微区原位元素和Sr-Pb同位素分析方法。<br><br>创造性地提出了夏威夷地幔柱化学结构的新模型(Ren et al., Nature,2005)。美国著名岩石学家C. Herzberg专门针对该论文在Nature (2005)杂志上以《Big lessons from little droplets》为标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多次肯定性地评价了其研究成果,认为该研究方法为岩浆岩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br><br>首次提出海南玄武岩的源区母岩为再循环的洋壳物质和地幔柱橄榄岩反应形成的辉石岩。<br>提出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幔对流,弧后拉张作用和上涌的地幔柱物质发生部分熔融下的岩浆作用是造成华北克拉通减薄-破坏的新模型。<br>根据峨眉山熔体包裹体中的含硫量,提出快速、大量排放至大气中的含硫气体导致了瓜德鲁普统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发生。<br><br>先后主持了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
工作经历
-
-
日本JAMSTEC
IFREE, JSPS特别研究员(博士后), 2005-04至2007-03
-
东京工业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Takahashi研究室, 研究助理, 2004-04至2005-03
-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金矿研究室, 工程师, 1988-08至1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