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山,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7月获武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7月获武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6月获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6月留所参加工作。 <br><br> 现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协会 (ISSMFE)成员,国际工程地质学会 (IAEG)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珊瑚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土工基础》杂志编委,《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土木工程学报》等杂志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br><br> 目前主要从事珊瑚礁工程地质和力学特性、污泥固化处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围绕珊瑚礁工程地质、力学特性与建设修护研究方面,建立了晚更新世间冰期以来海平面升降作用下珊瑚礁发育演进模式,提出了有利于珊瑚礁工程建设稳定性的岩盆结构和塔形结构特征;揭示了饱和钙质砂流滑型液化破坏模式,有效评价了珊瑚礁碎屑物地基的地震液化性能,提出了颗粒破碎改善级配可提高钙质砂土抗液化性能;同时开展了珊瑚岛礁路基填筑与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提出了增强珊瑚礁地基工程效应的综合处治措施。围绕城市软基病害机理与污泥综合处置技术研究方面,探究了水位升降过程中软土孔隙水激变、转化和迁移机制,提出城市地面沉降的防控技术;揭示疏浚污泥固化早期干预机理,建立了超软污泥堆放场地综合处置工艺流程。 <br><br> 近1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2项)、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及面上项目(2项)、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项)、海军海防工程军工项目1项、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项目及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与现场工程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力量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973”课题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各1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第一发明人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第一发明人6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各1项。
教育经历
-
-
武汉科技大学
采矿工程, 硕士, 1997-09至2000-06
-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
采矿工程, 本科, 1993-09至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