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干旱区城市大气污染研究方向,本人通过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开展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形成机制与来源解析等研究,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4篇,授权国家专利1项。<br>(1)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br>针对灰霾污染天气形成机制中的的气-粒转化科学问题。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开展“SO2、NO2和NH3在典型PM2.5表面降解形成二次无机颗粒物的化学过程研究”和“SO2、NO2混合气体在TiO2颗粒物表面非均相反应的原位和频振动光谱检测及DFT研究”。该工作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br>(2)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br>针对典型干旱区城市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造成空气污染问题,开展了“新疆典型区域颗粒物(PM2.5和PM10)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能源结构调整对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和“乌鲁木齐大气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获取乌鲁木齐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形貌和组成成分等特征信息。该工作获得3项自治区项目支持。<br>(3)颗粒物来源解析<br>在干旱区城市大气污染来源解析方面开展了乌鲁木齐颗粒物源解析初步工作:“基于碳同位素技术的PM2.5源解析平台建设”和“基于PMF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典型区域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 该工作获得自治区和院创新基金支持。
工作经历
-
新疆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员, 2021-12至现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绿洲城市大气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2013-08至现在
-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室, 副研究员, 2011-03至2013-08
-
教育经历
-
兰州大学
物理化学, 博士, 2002-09至2007-11
-
兰州大学
应用化学, 本科, 1998-09至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