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参与研究的”黑潮流域古海洋学研究”获2011年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为2013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海山成因、演化及深部物质循环”团队核心成员,于2014年被遴选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受邀参加国际深海海洋地质学界最为前沿的合作项目之一——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55航次(2015年4月至5月;主题:阿拉伯海季风)和369航次(2017年9月至11月;主题:澳大利亚白垩纪气候与构造)及航次后研究工作。<br><br>本人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地球化学与古海洋环境反演方面的科研工作,当前研究兴趣侧重于如下两个方面:一、千年—百年乃至更高分辨率层面上,中国边缘海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其古环境记录作用(河流入海历史、源区风化强度、古气候条件、海平面波动及洋流变化等);二、轨道—千年等较低时间分辨率层面上,热带西太平洋沉积物中亚洲内陆风尘物质的定量识别及其输运机制与古生产力效应以及印度洋阿拉伯海沉积物中记录到的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与阿拉伯海季风演化间耦合关系等。研究目标的实现途径既包含传统指标(粒度、粘土矿物、元素组成和Sr-Nd同位素等)的综合应用,也基于与现代观测手段(如沉积物捕获器和风尘收集器)的密切结合。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多个部委的科研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国家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一项、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项课题各一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项目一项、IODP资助项目二项、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一项等。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29篇SCI/EI),第一/通讯作者论文所发表刊物包括国际地学领域高级别刊物如Chemical Ge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Paleoceanography、Marine Geology、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等。与国际多家知名研究机构间存在密切合作关系(如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等)。曾被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Chemical Geology等国外高水平期刊邀请为其审稿。
工作经历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研究员, 2017-01至现在
-
-
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筹)
研究员, 2018-12至2020-12
-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
研究员, 2017-11至2019-12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副研究员, 2015-09至2016-12
-
-
-
-
教育经历
-
韩国群山国立大学
海洋地质, 博士后, 2007-09至2009-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