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研究员/处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专家组成员。曾担任世界气象组织海洋气候学专家组组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短期气候预测,气候系统复杂性研究。主要承担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研发,提出从经向和纬向遥相关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东亚夏季降水主模态、主雨带的形成机理,评估了模式对东亚-西太地区夏季降水主模态存在预报偏差的原因;发展了基于“大样本因子组合”的历史最优信息提取技术,将历史信息、模式预报分别作为预报因子构建新的预报方程,融合最相似信息和最不相似信息,研发了夏季降水的客观化预测的新思路,发展了有效增加模式季节降水预报中年代际变化信息的动力-统计预测方法,实现了模式动力信息与统计信息的多方案融合。组织研发了动力统计集成的客观化季节气候预测系统1.0版本、2.0版本和英文版,编制了中、英文操作手册,实现了系统在省级单位和亚洲区域的培训和应用。2012年以来,出版专著《气候系统复杂网络及其应用》(第1作者)和《Use of Climate Predictions to Manage Risks》(通讯)等著作4本。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0多篇,SCI论文30多篇。获得了2015年气象科学技术成果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入选中国气象局2016年“青年英才”人才培养计划。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负责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目
工作经历
-
中国气象局
预报与网络司, 研究员, 2018-01至现在
-
-
世界气象组织
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办公室, 借调专家, 2014-10至2016-09
教育经历
-
兰州大学
气象学, 博士, 2006-09至2009-06
-
扬州大学
理论物理, 硕士, 2004-09至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