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97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现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次年遴选入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班,2001年本科毕业保送入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师从潘守甫先生。2006年12月提前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留校任教,2006年9月破格为讲师,2008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12年6月被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于2007年7月-2009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至今,多次赴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历任高级访问助理(Senior Visiting Assistant)、研究员(Research Fellow)、访问学者(Research Scholar)。主要从事复杂分子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理论研究工作,尤其在超原子的结构与功能特性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子关联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提出了超原子物理学概念,提出了水的氢键特性类共价视角,在原子层次上建立了一些有效的计算分析方法。成果受到同行认可,承担有20余个SCI检索期刊及其它一些杂志的审稿工作。
研究方向:复杂分子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1) 价电子诱导的系统自旋极化研究
主要包括:超原子团簇的结构与功能特性;sp价电子旋极化特性;高角动量f价壳层电子的关联特性。
2) 分子间作用的电子关联特性研究
主要包括:氢键的类共价特性问题,堆垛的电子结构问题,一般范德华(vdW)相互作用的原子层次再认识等问题。
3) 相关于以上两个方面的方法学研究
主要包括:发展适用于电子自旋极化研究的分析方法,发展适合于复杂体系的动力学和势能面模拟的新方法等。
本方向主要包括以上三个方面,通过以量子力学、分子力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复杂分子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研究工作。本方向不仅是分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紧密相关于物理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间的学科交叉,以及原子与分子物理和物理学其它科研方向相交叉的研究。在本方向的科研工作中,王志刚教授所领导的研究组在超原子团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限域诱导金属纳米尺度系统的电子自旋极化,环境影响的分子构象转变,分子间吸附作用的电子结构等具体研究方面,于原子层次上做出了一些创新工作。发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方法,包括发展了适用于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研究的基组选择方案和电荷布居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来搜寻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面极值点的统计方法,乃至发展了一系列适用于复杂体系性质模拟研究的参数势方法等方面。在相关的问题研究中于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多篇被选为研究亮点或被新闻媒体转载报道,被SCI正面引用1300余次(H-index 18),多次受邀撰写原子层次上的超原子问题研究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问题研究综述和评述等文章。
王志刚教授先后以第一责任人获得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K. C.Wong Education Foundation, Hong Kong, China)、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三等奖、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首届),以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主持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基础科研挑战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面上)、吉林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在内的多个研究课题。所有指导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学生均为第一作者。所培养的研究生,目前已有3人获得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包括本专业的首个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包括本专业的首个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人获得吉林大学优秀学位论文。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多人获得吉林大学研究生“精英杯”学术成果大奖赛一、二、三等奖等奖项,多人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等称号。竭诚欢迎有志于相关研究方向的同学加入!
工作经历
-
吉林大学
物理学院, 教授, 2023-01至现在
教育经历
-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原子与分子物理, 博士研究生, 2001-09至2006-12
-
吉林大学物理系
物理学, 本科, 1997-09至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