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谨 男,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研究员。<br>工作经历 <br>2006.9-2007.2 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 访问学者<br>2004.2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 研究员<br>2001.7-2004.1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br>1999.6-1999.10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Blackett实验室 访问学者<br>1999.7-2001.6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博士后<br>1996.4-1999.5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博士论文工作<br>学历 <br>1996.2-1999.5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博士生 光学专业(1999.9获得博士学位)<br>1993.9-1996.1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硕士生 光学专业(1996.2转为博士生)<br>1989.9-1993.7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1993.7获得学士学位)<br><br> 曾于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实现了中性Rb原子的激光冷却与囚禁,先后建立了多套磁光阱实验平台,开展了冷原子电磁诱导透明、原子芯片及原子干涉仪的实验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0多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有:<br>(1) 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实现Rb原子磁光阱。<br>(2) 研究了Rb原子的电磁诱导透明(EIT)现象,在实验上实现了光脉冲在原子蒸汽中的减速;开展了冷Rb原子EIT的实验研究,观察到了双色光场耦合导致的EIT光谱;研究了冷Rb-85原子多能级型EIT光谱线型对耦合光强、失谐量的依赖关系;对照研究了气室中热Rb-85原子和磁光阱中冷Rb-85原子D2线的EIT现象。<br>(3)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原子芯片,在芯片U型磁光阱制备了冷Rb原子,进而实现了芯片上双磁光阱的分、合控制;利用激光束和芯片上载流导线产生的磁场实现了冷Rb原子在芯片表面的导引。提出了利用原子芯片上制备的冷原子系综进行量子逻辑门操作的方案,设计论证了利用激光诱导虚拟磁场以及数字方波信号实现芯片微磁阱的方案。<br>(4) -实现了冷Rb原子的M-Z干涉仪和Ramsey干涉仪;开展了原子干涉仪受激拉曼过程中相干布居数转移对磁场依赖关系的研究,近期利用原子干涉仪实现了重力加速度的初步测量和地球潮汐现象的初步观测。
工作经历
-
-
Stanford University
Physics Department, Visiting Scholar, 2006-09至2007-02
-
-
-
Imperial College
The Blackett Laboratory, Visiting Scholar, 1999-09至1999-10
教育经历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学, Doctor, 1993-09至1999-05
-
西北师范大学
物理, Bachelor, 1989-09至19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