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2001年获农学学士学位并考取本校杨光圣教授硕博连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和应用研究。2007年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并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任教,主要讲授《作物育种学总论》。2011年-2012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Kay Schneitz教授课题组作访问研究(Plant Developmental Biology,Life Science Center Weihenstephan),从事拟南芥胚珠发育调控基因UNICORN的功能分析。同时,作为杨光圣教授课题组的成员之一,我们主要针对油菜新品种选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揭示其遗传机制并提供分子育种的解决方案。个人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br><br>1,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解析。<br>天然雄性不育是油菜杂交种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研究油菜有性生殖发育过程的优良材料。目前生产上希望选育雄性败育彻底(或育性转换彻底),不育表型稳定且对农艺和品质性状无不利影响的不育系。围绕这一问题,本课题组期望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分别鉴定出核不育系Yi3A和9012AB中的复等位核不育基因BnMs5和BnRf,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育性调控的分子机理,以及温度调控育性变化的机制。<br><br>2,甘蓝型油菜株型的遗传构成及其标记辅助改良。<br>株型作为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群体产量最优化的重要因素,亦是决定机械化收获的限制因子之一。甘蓝型油菜的株型性状包括株高、一次分枝部位及角度、一次分枝数。本课题组期望通过对上述性状的遗传剖析,鉴定出一批主效的QTL位点,并最终分离其目标基因。同时,利用该过程中产生的分子标记,将各性状聚合到高配合力的自交系中,为下一代杂交油菜的选育贡献优良亲本。<br><br>欢迎具备良好独立思考能力,对本课题组了解较多并认同研究方向的本科生朋友到本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br>这里,我们崇尚自由和平等,我们追求创新和实干。<br>这里,你将收获到解决育种问题的乐趣以及真诚的友情。
教育经历
-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Plant Developmental Biology, 普通访问学者, 2011-03至2012-02
-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博士研究生, 2001-09至2006-12
-
华中农业大学
农学, 本科, 1997-09至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