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致力于乙型肝炎病毒(HBV)致病机制和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在肝内微小(miRNA)分子和表观遗传学调节HBV复制的作用机制、Toll样受体(TLR)介导天然免疫应答抑制HBV效应及机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工作。近些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10分,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8篇。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口头汇报13次,墙报展示8次。主要研究方向及特点与意义如下: 1. 病毒学研究: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微染色体的形成是造成HBV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微染色体cccDNA结合的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可以显著影响HBV的复制和基因表达。前期研究发现miR-1等一类调节细胞分化的微小RNA分子,可以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家族,上调肝细胞核转录因子法尼醇受体α(FXRA)的必到,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间接影响HBV的复制和基因表达,这一发现为miRNA在HBV感染的宿主-病毒交互关系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观点,对其作用机制的阐述有助于解释临床上肝癌病人癌组织中病毒复制减弱的现象和探索HBV感染所致肝癌新的治疗靶点。接下来将采集患者治疗后不同应答的患者肝组织标本,利用深度测序了解肝组织转录组(mRNA、miRNA)的改变,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从分子水平解释抗病毒治疗后获得免疫控制的临床现象,筛选预测治疗应答的分子标志物和开发HBV新的治疗策略。 2. 免疫学研究:TLR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应答分子,是链接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桥梁。利用土拨鼠原代肝细胞模型和HBV复制肝癌细胞系模型,证实TLR2、TLR4配体可以激活肝细胞内MAPK/ERK和PI3K/Akt通路,显著抑制病毒复制,该发现有助于干扰素抵抗的慢性乙肝病人的临床治疗。进一步利用患者临床样本研究发现,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PBMC上TLR2、TLR7的表达会显著增加,提示患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恢复,其基线和治疗终点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转归。接下来,我们将重点研究TLR信号通路分子TAK1调节HBV复制的效应及其机制,同时利用临床资源验证TLR7配体的抗病毒效应及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有利于阐明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以及TLR介导的天然免疫应答在控制HBV感染中的作用。 本课题组已经在肝病领域顶级杂志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等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原创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和国内同行肯定。同时,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已派送2名学生前往德国留学。
工作经历
-
-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院, 副教授, 2012-07至2013-12
-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University Hospital of Essen, 博士后, 2010-01至2012-06
教育经历
-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医学病毒学, 博士, 2007-01至2009-12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 博士, 2004-09至2009-11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临床医学, 本科, 1999-09至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