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况<br>博士,研究员。1995–2002年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br>2002.9–2005.6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br>2005.7~2008.8任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执行站长(工程师);<br>2008.9~2010.12任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执行站长(高级工程师);<br>2011.1~2016.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br>2017-至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br><br>研究领域与主要研究内容<br> 研究领域:生物地理生态学、生态系统性状与功能、生物地球化学<br>主要研究内容:1)以中国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属性为主要对象(叶-枝-干-根形态和多元素特征、土壤多元素特征和微生物基本特征等),开展生态系统属性的时空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生物地理生态学研究;2)围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兼顾氮、磷),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3)以内蒙古草地和青藏高寒草地、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为对象,重点开展土壤碳氮贮存与周转机制研究(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4)全国尺度开展约40个台站的大气氮磷沉降、雨水化学性质、重金属沉降等开展较系统的长期监测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桢杰出青年人才项目1项,参加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973项目等10余项。<br><br>主要研究成果<br> 分析了内蒙古典型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长期变化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系统阐明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碳氮贮存、碳组分、草地碳贮存潜力及其稳定性等的影响,并揭示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碳贮量 (碳组分)与封育年限的定量关系。以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联网研究,系统地揭示了植物叶片-枝-干-根多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植物叶片-根系性状关系、较深入地阐明了土壤碳氮周转及其温度敏感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数据融合方法与历史数据,较系统地评估了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组建了中国大气氮磷酸沉降联网观测网络,通过联网观测与数据整合途径,揭示了中国(含全球)大气氮、磷、酸沉降的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已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