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为药物设计与合成以及化学生物学新方法发展。研究领域涵盖药物设计、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
近年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基于临床发现的新靶标,开展新药发现与优化研究。(2)基于中药或天然活性成分,开展结构优化与靶标发现研究。(3)瞄准药物设计前沿,发展新技术方法用于靶标识别及新药设计。
具体地,针对中药活性成分黄连素开展了一系列结构优化及技术创新研究。合作获得了抗肿瘤、抗炎体外活性达到nM级别且有体内活性的新分子;发现了可位点选择性修饰肽和蛋白赖氨酸的水溶性“阳离子弹头”唑啉铵(Zolinium),以及特异性修饰半胱氨酸的多功能“糖弹头”唑啉烯糖(Zolinosene),并进一步将唑啉铵和唑啉烯糖应用于创新药物设计。针对抗多发性骨髓瘤新靶标TRIP13,合作发现了具有体内外活性的首个抑制剂DCZ0415,被国内外同行研究引用和多家化合物库网站收录并销售。针对源于中医针灸的抗哮喘新靶标TG2,合作发现了水溶性好的新型激动剂TSG1180。另外,建立了“天然产物组装药物分子”设计合成技术平台,发现了多个具有体内外抗血液肿瘤活性的新分子。设计合成了抗新血管生成活性分子,可用于抗耐药肿瘤和眼科疾病治疗。
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一作和通讯作者(含共同)论文40余篇;共申请国内专利40余项,PCT专利7项,已获授权国内专利20余项,PCT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任务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项等。科研成果曾获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均排名第一),并获省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均排名第二)。另外,个人曾获公司“技术标兵”,市级“劳动模范”,药物所优秀职工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化学会和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国化学会、皇家化学会等学术会员;J Med Chem., Eur J Med Chem., O.L., Green Chem.等多种SCI杂志审稿人;入选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
工作经历
-
-
-
-
劲牌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研发工程师, 2000-07至2004-08
教育经历
-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
中药学/药物化学, 博士, 2007-09至201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