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煜,现为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br>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家韩启德院士和张幼怡教授。负责人在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心血管受体方向研究,参与“心脏各亚型肾上腺素受体信号的网络调控与整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872),以及“高血压心血管再塑时心血管活性物质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体系的调控整合”(973项目:G2000056906)等的研究工作,博士期间相关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篇。<br>2005年4月-2009年7月,分别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和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负责人的导师分别出自诺贝尔奖得主Brian Kobilka, Michael Brown 和 Joseph Goldstein 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Helen Hobbs实验室。期间分别研究心脏肾上腺素受体的信号传导通路,人类家族性肺纤维化遗传基因的发现及发病机制研究。首次报道了人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基因——表面活性蛋白基因的多个突变,多家媒体对我们研究成果进行报道,该发现对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br>2009年7月-2015年5月全职供职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期间, 作为主持人,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等资助,并参与苏敏教授主持的广东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对肺纤维化对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表多篇通讯作者SCI论文。<br>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从事人多能性干细胞(iPSCs)与心血管组织工程方面研究。建立动脉瘤病人特异性iPSCs技术平台,对iPSCs的定向分化为心血管细胞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有较深的理解,并与密歇根大学等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人员合作,成功构建成组织工程血管组织,推进了组织工程血管领域的发展。2015年始,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UIC)任研究助理教授,应用干细胞技术进行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细胞治疗研究。已发现iPSCs诱导分化成的内皮祖细胞,对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br>经过十多年的海内外科研经历,已在多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血管,心血管受体,肺纤维化及肺损伤等研究领域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也达到较高水准。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专业杂志,如AJHG,Biomaterials,JBC等,发表论文13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60,引用次数已超过400。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6项科研项目资助,并参与广东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研究。负责人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多家SCI杂志审稿人。负责人现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及美国心脏协会(AHA/ASA)会员,中国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
工作经历
-
-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2007-09至2009-07
-
教育经历
-
北京大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博士, 2001-10至2004-10
-
厦门大学
细胞生物学, 硕士, 1998-09至2001-07
-
福建师范大学
生物教育, 学士, 1995-06至19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