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毕业,曾在日本京都大学和香港大学从事访问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渗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r>长期研究与水利工程和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和渗流问题,包括岩土体及土石坝材料的渗透与渗透变形特性,渗流场模型和模拟方法,水工建筑物及其基础的渗流控制措施,水利工程的环境负效应,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环境评价与治理。主持完成和正在执行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三峡水利枢纽、清江水布垭水电站、长江重要堤防加固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br>近5年参加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或者专题研究工作包括:<br>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颗粒形状对多孔介质中水流运动及其渗透特性影响研究(51279016),2013-2016<br>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过渡区的渗流控制作用机理研究”(50679004),2007~2009;<br> 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深厚覆盖层条件导截流及围堰安全控制技术”之“围堰防渗体系及结构安全研究”专题,2008-2011;<br> 主持国家十二五支撑课题“膨胀土(岩)渠道防渗排水技术”之“膨胀土(岩)渠道防渗排水关键技术研究”专题,2011-2013;<br>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减压井淤堵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50639090),2007~2009;<br>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深部岩体工程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50639090),2007~2010;<br> 参加“973”项目“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 之“坝堤漫决洪水不确定性预报方法与渗流破坏机理研究专题”,2007~2011.<br>多次应邀为世界银行、政府机构、工程建设业主及国内外一些著名工程咨询公司的水利工程、交通土木工程担任咨询专家、成果审查专家;多次担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水利部大禹奖评审专家;曾出任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专家、抗旱专家,水利部震损水库核查专家。<br>1998年度获全国水利先进工作者称号;研究成果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一次,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1次。参编工程设计规范2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已培养和正在培养研究生12名。
工作经历
-
-
香港大学
地球科学系, 访问学者, 1998-12至1999-02
-
日本京都大学
土木系, 访问学者, 1993-10至1994-10
-
安徽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技术员, 1982-07至1984-08
教育经历
-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农田水利工程, 硕士, 1984-09至1987-06
-
武汉地质学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本科, 1978-10至19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