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春,男,1970年9月生,四川营山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油气开发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亚太地区成都分会主席、中国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油气储层组副组长、中石油储层改造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压裂数值模拟分室主任。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系“致密油气藏增产改造理论与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负责人、“储层增产改造”四川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br>长期从事油气开采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注油气藏增产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针对非常规油气藏、特殊类型低渗透油气藏的压裂酸化理论难题和技术瓶颈,在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以机理研究为突破,围绕页岩油气藏、砂砾岩油气藏、裂缝性砂泥岩交互、高温深层油气藏、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等典型复杂非常规油气藏压裂酸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形成了以满足180-200℃地层压裂要求的超高温瓜胶新型工作液体系、酸损伤降低破裂压力预测模型等为代表的高温、深层油气藏改造技术;提出并形成了以变密度加砂压裂技术、防支撑剂嵌入的高导流能力压裂技术为代表的泥页岩/砂泥岩交互/砂砾岩油气藏水力压裂理论与技术;形成了以网络裂缝酸化技术为代表的缝洞/裂缝型碳酸盐岩油气藏酸压机理与高效深度酸压技术。形成的压裂酸化设计理论模型与软件、液体研发、实验测试及配套新工艺特色专利成果体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在复杂油气藏尤其是高温深井储层压裂酸化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br>先后主持了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余项,近年来每年都作为评审专家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评审。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3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主编国家级研究生教材1部,另参与撰写专著2本。指导和协助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提名奖1人,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3人,并指导多名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课外竞赛奖励。
工作经历
-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2004-09至现在
-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0-09至2004-08
-
西南石油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 讲师, 1998-07至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