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音,男,陕西省长武县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土壤科学与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副主编,以及《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编委等职,曾担任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技术咨询专家组成员。
1987年毕业于原西北林学院,1999-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选派进入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从事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土壤水蚀机理、侵蚀劣地以及林下植被快速恢复、流域水沙演替规律与调控、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固碳增汇机理等方面。三十多年来,先后参加或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中科院重大项目、STS、国家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8余项。参加了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负责南方红壤区的科考工作;每隔10年一次的中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与普查工作共参加了4次,负责国务院第一次水利普查土壤侵蚀普查中全国土壤可蚀性因子的计算与提取工作,完成了1:50万中国土壤可蚀性分布图;参与了“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工作(4912001000035);建立了红壤区降雨侵蚀力模型,厘定了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与算法,2次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突出贡献奖,主持的水利部水利重大科技问题--重点领域战略研究项目”新时代红壤区水土保持目标与对策“研究,将为红壤区2050年前的水土保持提供技术支持。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8部,申请国家专利3项;曾获2次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壹等奖、2017年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突出贡献奖、2021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壹等奖、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叁等奖等。
教育经历
-
莫斯科大学
土壤侵蚀, 博士, 1999-09至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