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含录用)论文30篇(第一作者26篇、其余4篇中通讯作者2篇),其中SCI国际期刊论文13篇(据JCR13报告,平均影响因子大于2,8篇为一区、4篇为二区、1篇为3区;其中第一作者12篇);已被EI检索1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br><br>*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br>[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大跨桥梁持续环境荷载的时变效应与服役性能评估”,课题任务三负责人<br>[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悬索桥吊杆损伤的两阶段精细化诊断与性能综合评估方法”,项目负责人<br>[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基于导波回波分析的斜拉索局部损伤精细化诊断方法”,项目负责人<br>[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高抗噪性能的斜拉索构件异常诊断方法理论与试验研究”,项目负责人<br>[5] 首届星海学者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框架结构/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的损伤监测与定期检测”,项目负责人<br>[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引进人才科研专题项目“结构损伤识别与状态估计”,项目负责人<br>[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专项项目“随机损伤定位向量法的拓展研究”,项目负责人<br>[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控制物联网共性集成技术及应用研究”,参与<br>[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深海平台结构全寿命性能监测、原型验证与安全评定",参与<br>[10] 大连市星海湾跨海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参与<br>[11] 东营黄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维护,参与 <br><br>兼职:<br>[1] 全国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青年工作委员会 委员<br>[2] 大连理工大学跨海交通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助理<br>[3] 国际会议小型研讨会组织者(Mini Symposium Organizer)兼分会场主席<br>[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VIBROENGINEERING 2015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Member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br>[5] 12个国际期刊的评审人:包括如下国际顶尖或著名期刊等在内的10个SCI检索国际期刊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Measurement、ASCE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Inverse Problems in Science & Engineering;1个国内期刊的评审人:工程力学(EI检索期刊)<br>[6]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学刊责任编辑<br>[7] 国际智能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会员<br>[8]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Aff.M.ASCE)<br>[9]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br>[10]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会员
工作经历
-
-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 讲师, 2014-01至2015-12
教育经历
-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联合培养博士, 2011-09至2012-09
-
兰州大学
土木工程, 本科, 2003-09至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