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男,副研究员,1978年出生于湖北江陵。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学专业博士。熟练掌握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丰富的育种实践经验;掌握了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是田间育种工作和室内分子生物学实验兼优木薯科技工作者。全程参与了木薯973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结题,并以项目联系人身份为项目提供服务(2010-2014);以项目主持人身份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完成项目分工任务;此外,还参与了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和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1项等科研工作。在此过程中,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积累了项目实施经验,增强了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迄今作为导师,毕业硕士生1名,协助指导硕博士生6名。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主要学术业绩:1)系统整理了木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实验数据,第一次在SCI期刊上发表了我国木薯在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方面的工作;2)借鉴和简化了纯基因组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参与了木薯基因组测序中部分技术细节的实施,保障了测序计划的顺利完成;3)全基因组水平上发掘和验证了木薯100余个miRNA,并发现其中一些miRNA可能参与调控木薯淀粉合成途径;4)致力于木薯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筛选主要淀粉合成基因的调控因子,意图从理论上解释木薯高淀粉累计效率的内在机制,建立以转录因子为纽带的淀粉合成调控网络,同时创造一系列新的种质资源服务木薯品种的遗传改良;5)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6篇,其中SCI论文3篇。因在木薯淀粉高效累积机制领域的科研贡献2015年以第三完成人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br><br>1) 973前期专项 “木薯淀粉累积及其高效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参加;<br>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木薯分子遗传图谱与高效基因标记体系的建立”,2008-2010,17万元,参加;<br>3)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高淀粉抗寒抗旱木薯新品种的培育”,2009-2010年共125.6万元,参加;<br>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木薯岗位科学家经费,每年70万,参加;<br>5)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燃料作物的共同研究、种子收集与繁殖” 2009-2011, 87万元,参加;<br>6) 973项目-重要热带作物木薯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2010-2014,2800万元,参加(学术骨干);<br>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利用改良型 cDNA-AFLP 技术筛选木薯抗旱相关基因(31000537),2011-2013,17万元,主持。
教育经历
-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学, 博士, 2001-09至2008-09
-
华中农业大学
农学, 本科, 1997-09至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