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壮,男,196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博士,教授,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动物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兽医学科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副理事长、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禽病学分会理事、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理事;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吉林省动物重大疫情诊断与防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人兽共患病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兽医学报》编委,国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同行评议专家。2003年日本北里大学高级访问学者。<br>研究方向:1、动物传染病的诊断和防制;2、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机制及快速诊断;3、动物重要病原的分子生物学;4、动物流行病学及疫病防控体系建立。<br>2005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1项、世行贷款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题2项、吉林省及广东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7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获得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项(1、1)、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4、5)、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1)、大北农科研成果奖促进奖1项。主编《动物疫病学》等16部\副主编《兽医流行病学》等7部学术著作或参考书。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Virology、Avian Diseases、PLoS ONE、BBRC、Vet Mic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2篇。国际会议交流论文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授权6项)。指导培养学术型博士20名、兽医博士15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名、专业硕士41名。<br>本团队自2001年起,以不同禽类新城疫(ND)发生传播的流行病学关系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不同禽类NDV的相关性和分子进化规律,揭示了水禽是ND流行过程中重要的传染源。在病毒的分子背景方面,全面分析了水禽NDV各基因节段和调控区的基因进化图谱和遗传变异规律,确定了近年来我国水禽ND疫情主要由基因Ⅶ型NDV引起的重要理论;在NDV受体分子背景分析方面,系统分析比较了鹅源和鸡源NDV利用受体分子的异同,首次发现了鹅源NDV利用受体的独特性;上述两方面研究首次阐明了1997年以来我国水禽爆发和流行ND的分子机理;建立了相应病原的毒株库、基因库、基因工程蛋白库,并建立了RT-PCR、复式PCR、荧光定量RT-PCR等新型诊断方法;建立了ND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等。尤其在不同禽源NDV分子流行病学监测、跨种传播分子机制、新型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建立以及NDV新型弱毒载体构建、新型多联多价疫苗研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还系统研究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毒力与受体之间相关性以及反向遗传操作体系建立。
工作经历
-
吉林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08至现在
-
吉林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学系, 主任, 2004-08至现在
教育经历
-
吉林大学
预防兽医学, 博士, 1997-06至2001-06
-
解放军兽医大学/农牧大学/军需大学
兽医/预防兽医, 本科/硕士/博士, 1979-08至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