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魁 湖南邵阳人,1995-200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进行锂离子电池课题研究。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博士学位,进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生物燃料电池课题研究。2005.3-2007.2获得洪堡奖学金资助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生物电化学研究工作。2007.3-2010.5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进行光电化学研究工作。2010.6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聚焦薄膜太阳能电池中介孔材料界面反应电荷输运基础问题研究,在提升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发表包括Nature Chemistry等学术论文200余篇。论文引用2万余次,H因子70。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2021年,能源领域、光学工程),科睿唯安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交叉学科领域)。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士、Frontier of Optoelectronics、Scientific Reports、《中国光学》等期刊编委,“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曾担任Frontier of Chemistry 等期刊专刊特邀编辑。
研究方向:从事太阳能电池界面动力学过程研究、光电信息电子材料和技术应用研究。
代表作: 1. M. Wang, et al., An organic redox electrolyte to rival triiodide/iodide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Nature Chemistry, 2010, 2, 385.
2. M. Wang*, et al., Hole Selective NiO Contact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Carbon Electrode;Nano Letters, 2105, 15, 2402.
3. M. Wang*, et al., A Power Pack Based on Organometallic Perovskite Solar Cell and Supercapacitor;ACS Nano, 2015, 9, 1782.
4. M. Wang,* Efficient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sing halide Sr-substituted Pb perovskite, Nano Energy 2017, 36, 213.
5. M. Wang*, Carbon Quantum Dots/TiOx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Boosts Efficiency of Planar Heterojunctio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o 19%. Nano Letters, 2017, 17, 2328.
工作经历
-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光电国家科学中心, 教授, 2010-06至现在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hem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Fellow, 2007-03至2010-06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Physik-Department, Humboldt Research Fellow, 2005-03至2007-02
教育经历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化学, Master, 1999-09至2001-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化学, Bachelor, 1995-09至19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