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琰,男,1976年生,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硕士生导师。2006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西南大学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2014-201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西南大学)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喀斯特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已在《Journal of Hydrology》 《The Holocene》 《Climate Dynamics》《Science in China》《地质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文章被SCI、EI、ISTP收录。曾荣获西南大学2016-2018年度优秀教师称号。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全球变化的岩溶记录,目的在于重建几十万年来亚洲季风区气候演化的规律,重点监测受季风影响敏感的我国地理南北分界附近豫西栾川鸡冠洞岩溶关键带记录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进一步明确岩溶记录环境代用指标信号传输的机理及气候意义。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环境同位素的示踪、地下水污染的防控、水资源评价、石漠化治理。
工作经历
-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教授, 2008-07至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