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男, 1979年8月出生,现任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教授。2001年于湘潭大学物理系,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加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材料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至2012年,他作为ARC的项目研究员继续在昆士兰大学材料系进行研究工作,期间2010年到2011年,获昆士兰州政府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进行访问研究,2012年回国加入浙江大学电镜中心&浙大材料学院。目前主要从事利用先进的原位电镜技术在真实的反应环境中(热/电/气氛)实时研究多相催化材料(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体系)表界面结构的动态演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建立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揭示与之相关的新现象,探索提高材料催化性能的新途径。王博士共发表SCI索引论文120余篇,其中3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1篇Nature Materials,30余篇发表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期刊上,被SCI引用2900余次。他获得了多项颇具声誉的奖项,包括2008年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的Australia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10年度昆士兰大学的UQ Foundation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以及2012年度的中组部青年千人。 他还作为封面人物之一荣登了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2011-2012年度报告和2013-2014战略计划书的封面。<br>王勇教授2012年初全职在浙江大学工作。回国之后,王勇教授便集中精力在浙大开拓国际前沿的环境透射电镜技术的研究,把透射电子显微镜同环境气氛独特的结合起来,克服真空的限制,力求研究实际反应条件下的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联。经过四年的摸索和努力,他在此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大气压下原子级别的原位电镜研究,并首次在实验上展示了低气压下呈球形的PdCu纳米颗粒在大气压氢气下变成了截角截棱的立方体,突出了真实反应环境中研究纳米颗粒结构的重要性。另外,他还创新性设计实验在环境透射电镜中获得了氧化钛表面重构的动态过程,首次从实验上验证了前人提出的理论工作,为表面重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回国后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2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26篇发表在Nano Lett., JACS, AM, Angew. Chem., ACS Nano等影响因子大于10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上。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基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重大研究计划培养项目等基金项目,作为学术骨干参与了基金委重点项目及青年973项目的研究。鉴于他在微结构与性能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他2013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5年Nature集团的编辑对他进行了采访并刊登在Nature Index专刊上。
教育经历
-
-
湘潭大学
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 学士, 1997-09至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