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旭龙,男,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际牙形石学会主席(Chief of Pander Society),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古脊柱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赴英国伯明翰大学(1995)、美国Wayne州立大学(1998)、英国莱斯特大学(1999-2000、2001.6-2002.6)进行分子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国际合作和交流。近30多年来长期从事生物地层学、生态地层学、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分子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攻关及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在Science, Nature, Geology、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作为主要作者出版学术专著5部。作为主要获奖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等多项科技成果及教学成果奖励。近年来在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上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生物的灭绝、复苏、演化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尤其是对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灭绝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手段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出了海水温度的急剧上升与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相吻合,可能是造成生物灭绝的原因之一,致命的高温抑制早三叠世生态系的复苏,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引起了国际地学界和生物学界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