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红, 教授,男,1964年10月生,山西平遥人,汉族,硕士,教授,博导,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教学与野外考察工作二十多年。<br>主要学习经历如下:<br>• 1981年9月-1985年7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系,本科/工学学士;<br>• 1988年9月-1991年7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系,研究生/工学硕士。<br>主要工作简历如下:<br>• 1985年7月-2007年9月,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br>• 1998年3月晋升副教授;<br>• 2003年9月晋升为教授;<br>• 2003年1月-3月日本埼玉国际环境科学中心合作研究;<br>• 2005年8月-2006年8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合作研究;<br>• 2015年7月-2016年5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访问学者;<br>• 2007年10月-现在,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br>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 ①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岩溶水文学,建立了岩溶地下水传播的灰色系统模型,获得了岩溶地下水水力响应时间的灰色计算方法,准确模拟了岩溶地下水压力波传播的过程;②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于降水与泉水流量分析中,从能量传播的角度解释了岩溶地下水运动与扩散过程;③运用水力层析技术对含水层裂隙带和岩溶管道进行了识别,为寻找地下水“水脉”提供了有效方法;④运用分阶段模拟分析法研究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岩溶泉流量的影响,为寻找北方岩溶大泉流量衰减与枯竭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⑤将极值统计理论应用于岩溶水文学,分析了极端气候变化条件下岩溶泉流量变化过程。<br>主要发现和创新包括:①岩溶地下水的运动是一个压力波的传播过程,可以分为水力响应和示踪剂响应两个阶段,水力响应是快速响应,示踪剂响应属于慢速响应,简单地说,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在前,污染的扩散在后。进一步推论可知,泉水水质良好不能代表整个泉域的地下水没有被污染,因此,地下水污染控制需要进行全流域的动态水质监测,不能以泉水水质代表整个泉域地下水水质情况。②运用小波分析揭示了由降水量转化为泉水流量的能量分布,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含水层对地下水流的调节作用,通过交叉小波可以识别不同区域的降水信号穿过含水层转化为泉水流量信号的能量分布,从而为岩溶含水层的非均质性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③地下水系统从原始自然状态到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整个水文过程可以分为三阶段:自然平衡阶段、过渡阶段、新的平衡阶段。自然状态下的地下水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打井使原本互不相干的含水层裂隙互相连通,导致自然形成的地下水水脉短路,因而地下水水位波动幅度增大;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因此,过渡阶段的地下水系统极不稳定。进入新平衡阶段后的地下水系统变得更加脆弱,主要表现为:泉水流量的衰减速度加快,降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能力减弱。④用贝叶斯方法建立泉水流量的极小值模型。在地下水长期超采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下,泉水流量的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泉水流量过程具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和季节性周期,也就是说,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泉水流量变成了一个非平稳过程。传统的水文统计模型基本上是平稳过程模型,它已经不再适用于研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下的水文过程。为此,建立了非平稳极值统计模型,将传统极值模型的位置参数设定为时间的函数,以拟合泉水流量的下降趋势和周期变化,运用贝叶斯理论和马尔可夫蒙特卡洛(MCMC)方法对模型中的多维参数实现了精确估计,并且提出了一种能使马尔可夫链快速收敛的方法。⑤提出了组合极值统计水文模型。水文统计模型要求所研究的随机变量满足独立、同分布,也就是要求研究对象构成一个平稳的随机过程。然而,泉水流量过程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是一个非平稳过程,为了研究我国北方岩溶泉流量对极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提出了泉水流量的组合极值模型。将泉水流量过程分解为趋势项,周期项,随机项:趋势项用一个线性函数拟合,周期项用一个三角函数进行拟合,在去除趋势项与周期项,即获得一个满足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平稳过程,运用Pareto分布进行拟合随机项。最终,合并趋势项,周期项,随机项,完成了极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的泉水流量模型。
教育经历
-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系统工程, 硕士, 1988-09至1991-07
-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农田水利工程, 1981-09至19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