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科大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教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br>2000-2004年,在西南物理研究院学习和研究受控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为了克服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问题和普通磁镜装置的端损失问题,曾提出了三轴六极磁镜系统的新概念装置,并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新经典撕裂模不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br>2004年春开始学习和研究太阳等离子体物理,对太阳大气中的电流、太阳微波频谱精细结构、多时间尺度太阳活动周行为、日冕加热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背景和研究经验。基于我国自行研制的怀柔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数据,发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微波爆发现象,例如准周期脉动结构群、微波小爆发群、最高频率的斑马纹结构、超强斑马纹爆发等,为理解太阳爆发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观测证据;发现太阳活动多种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及与行星共轭运动之间的相关性,为理解其他恒星的类似活动提供了依据。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磁场梯度抽运机制,为解决日冕加热这一天文学难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提出载流环撕裂模调制模型解释亚秒级微波快速爆发现象的形成过程;提出耀斑源区多尺度磁场重联和能量释放机制理解耀斑的初始能量释放过程。自2002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并被国内外同行大量引用,被3本国外专著和1本国内专著引述。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中俄国际合作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加2个重点项目及1个面上项目、2期973项目、1项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另外,围绕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的建设和深空太阳天文台(DSO)太阳及行星际射电频谱仪(SIR)子系统和空间甚低频阵列(SVLA)预研,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目标及方案论证。<br>作为Marie Curie Research Fellow于2012-2015年期间多次前往英国Warwick大学物理系、Glasgow大学物理天文系、捷克科学院Ondrejov天文研究所、波兰Marie-Curie大学物理系、俄罗斯科学院Irkutsk日地物理研究所短期访问从事合作研究。作为编委参加了《10000个科学难题》天文卷的编撰,多次应邀为《ApJ》、《Solar Phys》、《Space Sci Rev》、《Ap&SS》、《New Astronomy》、《Scientific Reports》、《中国科学》、《天文学进展》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作为LOC主席成功组织了多次太阳物理的国际和国内研讨会。
工作经历
-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101研究室,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3-06至2004-02
-
山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四队
工程师, 1990-01至2000-08
教育经历
-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核能科学与工程, 工学硕士, 2000-09至2003-06
-
中国地质大学
矿床地质学, 学士学位, 1983-09至19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