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员,日本地球化学会会员,国际地质灾害研究理事会会员,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天然气水合物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起),中国核物理学会穆斯堡尔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起),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委员(2013年起)。<br>主要研究方向: <br>元素化学种,即元素的地球化学赋存状态及其变化,主要包括铁、锰、铬、硫、硒、砷、锑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例如铁、锰、硫)和环境意义(例如硒、砷、铬、锑等)。使用的分析测试手段包括穆斯鲍尔谱(是目前分析铁元素化学种最为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大型同步辐射装置(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终端的X-射线吸收精边结构(XANES)(针对锰、铬、硒、砷等)和中能软X-光区XANES(针对硫钙等)。涉及领域主要包括:油气储层地球化学,滑带土和断层泥地球化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元素化学种与成矿机理研究等,但最基本的思路都是基于氧化还原条件解释相关地质作用和环境问题。<br><br>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是碳氢同位素(天然气、沉积物/岩等),铼-锇同位素的应用研究等。掌握岩石样品和沉积物样品铼锇同位素实验的全过程,曾经分析过的样品包括,日本地质调查局发行的沉积岩地球化学标准样品(海洋沉积物、陆地河川沉积物),东京都多摩川和九州大分县利川河口区沉积物,二迭-三叠系界限层硅质岩和黑色页岩等。
工作经历
-
-
-
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
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2005-01至2006-02
-
日本广岛大学
理学研究科, 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2003-09至2005-01
-
英国卡迪夫大学
地质环境研究中心, 地质环境工程师, 2003-01至2003-10
-
日本京都大学
理学研究科附属地热学研究所, 教务辅佐员, 2002-06至2003-01
-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科研计划处, 助理研究员, 1983-08至1996-09
教育经历
-
(日本)东京大学
环境地球化学, Doctor, 1997-04至2001-03
-
兰州大学
区域地质学, Bachelor, 1979-09至1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