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致力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及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天然产物来源新颖结构模块为起点发掘活性多样性小分子先导化合物。通过构建“紫外追踪-质谱排重”的双示踪分离联合活性导向技术,从海洋及陆地生物资源中发现了30余种新颖结构分子,获得了系列具有强细胞毒、脂肪酶抑制、心肌保护和抗炎活性的生物碱、环肽、萜醌、环烯醚萜等功能化合物。其中,在钙质海绵来源新颖分子实体发现领域,贡献了国际同期报道的60%化学结构,极大丰富了该属海绵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并从化学分类学角度阐释了钙质海绵的生物学分类难题。另外,融合特征性化学成分识别和指纹图谱技术,构建了传统中药桂花子和栀子的整体性质量分析体系,开展了其中活性功能组分群的提取工艺、制备工艺及含量分析方法相关研究,为基于活性组分及单体成分的中药新资源产品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16篇),申请国家专利5项。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担任国自然青年项目基金函评专家及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杂志青年编委和多个期刊审稿人。
工作经历
-
长沙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8-01至现在
-
长沙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讲师, 2016-09至2017-12
-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博士后, 2014-09至2016-09
教育经历
-
沈阳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化学, 博士, 2009-09至20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