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辉鸿,男,教授,200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0年6月获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在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任教,现主要从事一、二次资源的绿色高附加值循环利用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独立工作以来,获得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4004)的资助:“含钛硅酸盐体系中有价组分的组合析出及其材料化研究”。针对困扰我国半个多世纪的含钛高炉渣资源化利用难题,提出了直接提取含钛高炉渣中有价组分的原创性绿色资源化思路。并于2016年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60110)的资助:“基于矿相重构—溶液浸出条件下高硅冶金渣中含硅矿物的高效解离及演变规律。本人独立工作以来始终围绕含钛高炉渣资源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含钛高炉渣酸解液体系中有价组元的组合析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并设计出 (Ti-Al)及(Mg-Al-Si)系材料(发明专利ZL201110101537.3、T. Indian Ceram. Soc., 72: 197-200, 2013及Chem. Papers, 70(12): 1632-1641, 2016);将火法和湿法冶金方法有机结合,探索一条针对复杂冶金渣高附加值利用的新途径(发明专利ZL201210004204.3及Metall. Mater. Trans. B, 44: 1317-1320, 2013);初步建立了一条直接提取含钛高炉渣(CaTiO3)中有价矿物的全新战略(Hydrometallurgy, 167: 8-15, 2017;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7:10299-10309, 2019)。
工作经历
-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 2018至现在
-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2012-12至2018-11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机械、海事及材料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7-09至2018-09
-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讲师, 2010-07至2012-11
教育经历
-
兰州大学
物理化学, 博士, 2004-09至2010-06